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能力,写作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占有较大的比重,也因此备受关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5-6年级)即为由“习作”向“写作”过渡的阶段,课标对这一学段关于作文的表达问题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作文的表达上更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在这一学段中对习作的训练则更为重要。学生作文的表达问题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不充分和思路条理性差两个方面,其中分别包括了语言不丰富、表述不连贯、层次结构不清晰、内容不明了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作文的消极态度和没成型的学习习惯,另一部分原因则同教师指导作文的理论知识欠缺有直接关系。针对学生作文表达存在的问题,作文心理“二级转换”理论是较为重要的问题所在,教师往往看到的是学生作文口语化的结果,而“二级转换”理论恰恰指导的是由思维向表达转换的过程,教师只有认清这一过程才能更为准确的指导学生改进在习作中出现的类似问题。“二级转换”是由思维经过内部言语的转换再生成表达的心理过程。正因为写作文的过程是内部言语在心理转换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明白和学会这种转换,在作文训练的同时将这一过程融合在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感受其作用则显得更为重要。学生作文不是单纯的把头脑中所储存的语言表达出来,而是依靠内部言语,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思维起着绝对的作用,所以在作文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结合学生在作文表达中同时存在的语言和条理两方面的问题,分别提出“语言丰富性——仿写训练”、“条理性——思维训练”和“语言和条理性相结合——修改训练”三个作文教学策略。虽然是对实践摸索式前进的研究,但是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写作有所帮助,使学生习作水平得到提高,顺利完成第三学段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