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文件证据效力及保障体系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文件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其他各类电子业务活动的支撑工具,是数字时代的原始记录,因此,也与纸质文件一样具有证据价值。然而,由于电子文件的易改性、非直观识读性、内容与载体的可分离性等特点,不利于对其证据价值和证据能力的确认和保护。本文以电子文件证据为研究对象,结合司法上的证据三要素对电子文件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认定条件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立法和司法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电子文件在我国的证据地位与法律效力,且通过文献与实践调研发现并分析我国电子文件发挥证据效力的问题与困境所在,进而根据现实问题需求从法律、管理、技术三个层面构建我国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体系,以期为我国电子文件证据价值的保障与实现提供参考。本文主体内容有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辨析了电子文件、电子数据及电子证据的定义及相互关系,结合证据三要素,探讨了电子文件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认定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梳理了我国电子文件相关立法,从法律法规层面论证了电子文件证据地位与效力,并结合司法案例统计分析,了解电子证据实践应用情况;第三部分,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电子文件证据效力有效发挥的困境与问题,主要体现在立法、管理与技术三个层面。法律层面包括:我国现有电子文件及其证据效力立法体系不够完善、传统证据规则的局限;管理层面包括: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电子文件管理统筹规划有待加强、电子文件管理标准体系有待完善、电子文件管理人才储备不足、电子文件风险管理不到位;技术层面包括:电子文件管理中关键技术手段采用度低、电子文件证据保全技术与实践结合度低;第四部分,根据现实问题需求,从法律法规、组织管理、技术保障三个层面构建我国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体系。在法律层面,完善现有法律体系、制定《电子证据法》、加强电子文件管理法规与标准建设;在管理层面,加强电子文件管理统一领导与规划、优化人才队伍、应用可信任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加强电子文件风险评估管理、建设商业性电子文件中心;在技术层面,根据文件生命周期,加强电子文件在形成、传输、保管及作为证据使用时保全技术手段的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网络购物凭借其便捷性、低成本等特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但受到网络虚拟性的限制,用户在购买前无法直接感知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在线评论作为对商品信息的重要补充,能够有效降低用户感知风险、规避不确定性,成为影响用户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早期的在线评论主要以纯文本型评论为主,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在评论中附以图片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模式,不仅丰富了在线评论的内容,还能“以图为证”
学位
随着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子文件的数量与日俱增,电子文件的情报价值与凭证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对数字环境的依赖性,电子文件易被篡改、窃取和丢失,其面临的安全风险种类更为繁多、破坏性更为强大。开展电子文件安全保障评估是发现机构电子文件安全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的有效手段,是推动电子文件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电子文件安全保障进行研究,旨在构建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机构电子
学位
本世纪初,在档案信息化的浪潮中,我国提出了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要求,并陆续出台多项标准、指南、工作规范指导数字档案馆建设。浙江、江苏、深圳等地区积极实践,先后建成数字档案馆,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将关注点放在建设条件相对较好的国家级、省市级的数字档案馆建设上,对于区县级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缺少了解。在湖北省加快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的背景下,
学位
随着公众档案意识的觉醒和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名人档案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在“建立起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思想的指导下,名人档案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名人档案资源分散,来源广泛,类型复杂,兼具学术和历史等价值,造成了名人档案建设中多元主体参与的现状。在名人档案建设过程中多元主体各自为政、资源整合难、没有充分调动公众的力量是值得注意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将CI即“群体智慧(Collective I
学位
近年来,短视频应用凭借时长短、可移动等优势,成功地从微博、微信等成熟的社交平台分流了许多的注意力。于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短视频市场。然而事实是,目前投入大量资本的短视频领域仅有寥寥几家生存状况良好,其余的都很快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用户留存情况堪忧。其次,不同于传统媒介,短视频应用通过生动鲜活的视频拉近了拟态环境和现实世界的距离,并且提供了便捷、即时的沟通手段,人们容易通过短视频应用获得新的情
学位
现阶段,我国已进入政治经济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愈发凸显并呈现出激化态势,自然灾害、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也随之频繁发生。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的通信工具、新型的传播媒介和潜力巨大的技术平台,不仅颠覆性地创新了信息的产生、传播和获取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社会舆情形成、传播与演化规律,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及社会舆情的放大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运而生的一
学位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政府社会治理的基础资源和必要手段;治理过程中,政府产生、收集、处理并最终存储了海量数据。为打造透明政府、激发数据潜在价值和维护公众公共资源获取权利,政府数据开放运动应势而生。政府数据开放并不仅仅是搭建一个提供浏览、下载和接入的数据开放服务网站,而是要形成一个动态开放数据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这离不开政府数据开放评估的推动。在解析国内外典型政府数据评估项目的模式、过程和结果的基
学位
在履行行政职能、管理公共事务的同时,政府部门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随着人们对信息权利的意识觉醒和网络信息与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开放政府数据的浪潮中来。伴随着政府数据开放实践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施,对开放政府数据的评估也日益增多,国内外均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开放政府数据评估体系。在现有的开放政府数据评估体系中,国际评估体系均是从国家层面进行评估的,没有专门针对地方政府数据开放的评估体系
学位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剧,慢病患者的基数也在不断扩大,慢病已逐渐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医疗服务问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健康与医疗”的信息需求也在逐渐增加。知识库、互联网、文献等地方中蕴含大量的慢病数据,为慢病知识的有效组织提供了基础,如何统一描述慢病知识,促进慢病知识的综合利用和共享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临床实践指南作为权威、严谨、科学的医学知识
学位
时间概念广泛存在于自然语言、文本、事件以及日常生活中,在表述时间的过程中,基于不同的时间粒度会产生不同的时间语义信息。随着数据的海量增长,各领域中包含着大量的数据,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时间语义信息。如何组织和管理这些时间信息,已经越来越成为各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时间的理解是表示时间概念的基础。本文通过梳理现有关于时间粒度以及时间数据模型的研究发现,传统的多粒度时间数据模型更偏向基于关系数据模型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