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关于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其中持失败论者通常认为辛亥革命只是赶跑了一个封建皇帝,并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国社会的结构、性质也基本未发生改变,换来的不过是一块共和的招牌。对失败原因的分析则多采用主客二分法,尤集中于批判革命派自身的不足,认为革命派的软弱和局限导致他们最终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妥协,拱手让出革命果实,最后采用经典句式来总结这一分析——“由于阶级的局限,他们没有也不可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这显然是将革命派与无产阶级进行对比,并用无产阶级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而得出的结论。且不说阶级分析的方法在今天的学术研究中是否仍然普遍有效,起码,这种用后来的标准要求前人的思维肯定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的。笔者认为,主观方面的原因,根源在于自身的思想意识,所谓局限性,应该是指某个阶级(阶层)或者说团体、个人在思想理论方面没有达到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对他们的要求或者说与同时代的其他阶级(阶层)、团体或个人(能够与革命派形成对比的显然只有立宪派)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般认为革命派的思想理论上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过于强烈的排满思想、对帝国主义认识不清、自身民主理论素养缺乏以及急躁冒进的心理。那么,革命派在这几个方面是否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或者不如立宪派呢?这些方面和辛亥革命的结果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辛亥革命是否失败?本文拟从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入手,对这几个问题进行简要梳理;并就辛亥革命的实际效果与“革命”的概念进行对比,以期对革命派的思想和辛亥革命作出较为公允的评价。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分析革命派的反满、排满思想。孙中山是革命领袖,而民族主义在他的思想理论,尤其是辛亥革命前的早期理论中又占据最大的份额,因此将之作单独分析。接下来分析其他著名革命党人的民族主义思想,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语言上的确有大量激烈的反满、排满措辞,过于偏激的言论的亦不在少数。在这一点上,他们的确不如立宪派。不论立宪派出于保皇或者其他目的,他们坚持民族融合、国家统一这一最高原则,况且他们并不是在维护封建专制。在这一点上革命派确实存在局限,所幸反满言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有学者认为革命派过分专注于反满而忽视了反帝,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及至辛亥革命,除了孙中山鲜有反帝言论外,其他几位著名革命党人均有鲜明的反帝思想。第二章分析革命派对西方民主宪政理论的认识及对国情特别是对国民政治素养的认识,同样将孙中山的思想单独列出,然后分析其他著名革命党人。革命派因民主理论素养不如立宪派,在论战中只能人为拔高国民政治素养,用口号来证明共和可行,是典型的政治浪漫主义。但正因为他们是有着坚定共和信念的理想主义者,而不是贪权自保的投机政客,才会受到后人的景仰。同时革命派与立宪派都有急躁冒进的情绪。第三章分析革命概念的演变及辛亥革命是否失败,指出过去我们把暴力因素看得太重,强调彻底摧毁旧社会,但实际上不可能通过一次暴力活动就造成社会的本质变化,即使当年的革命派在思想理论上完美无缺没有任何“局限”,也不可能迅速建立起运转良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因为客观条件不具备。革命的功能在于提供一个开端或者说契机,不能指望辛亥革命一次完成所有任务。辛亥革命开启了变革的大门,这就是最大的功绩。因此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