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资产证券化从美国发源,直到2005年才开始在中国试点运行,期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被迫暂停,2012年才又得以重启。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有其两面性,在发展之初它的信用风险转移和弥补流动性短缺功能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银行业的发展,然而长此以往对它的过度滥用也累积了大量风险,助推了金融危机的爆发。面对资产证券化的两面性,以及现阶段处于经济下行时期中国商业银行转变业务结构、缓解信贷风险压力的需求,讨论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以此给出相关政策建议显得迫切且有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接着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明确了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着重梳理了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然后从流动性需求管理和信用风险转移分担两个方面对资产证券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选取了2012-2018年间中国73家开展过及58家未开展过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其对银行总体风险承担、流动性风险承担及信用风险承担的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活动参与程度的提高会加大其总体风险承担。受政策影响,在中国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具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及资产入池合格标准,基础资产基本都是正常类贷款,这使得商业银行虽然通过证券化业务获得了流动性补充,但大量正常类贷款被转移出表使得银行资产总体质量下降。银行往往会为资产证券化提供隐性担保,这使得商业银行在基础资产质量恶化时需要履行担保承诺并进行偿付,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没有真正实现。其次,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活动参与程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增加其流动性水平。通过证券化业务银行可以将表内流动性差的资产打包出售,以此获得流动性补充,缓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短缺问题。资产证券化成为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获取流动性的重要渠道。最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活动参与程度的提高会加大其信用风险承担。资产证券化将银行的优质贷款转移出表后,表内剩余不良贷款占比加大,导致不良贷款率增加。隐性担保和风险自留破坏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使得部分信用风险仍保留在银行内部。银行对借款人进行贷后监管的动机被削弱,导致贷款违约率增加。便利获取流动性的方式也会促使银行过度扩张业务规模,加大风险资产持有,从而加大风险承担。
论文首先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接着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明确了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着重梳理了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然后从流动性需求管理和信用风险转移分担两个方面对资产证券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选取了2012-2018年间中国73家开展过及58家未开展过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其对银行总体风险承担、流动性风险承担及信用风险承担的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活动参与程度的提高会加大其总体风险承担。受政策影响,在中国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具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及资产入池合格标准,基础资产基本都是正常类贷款,这使得商业银行虽然通过证券化业务获得了流动性补充,但大量正常类贷款被转移出表使得银行资产总体质量下降。银行往往会为资产证券化提供隐性担保,这使得商业银行在基础资产质量恶化时需要履行担保承诺并进行偿付,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没有真正实现。其次,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活动参与程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增加其流动性水平。通过证券化业务银行可以将表内流动性差的资产打包出售,以此获得流动性补充,缓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短缺问题。资产证券化成为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获取流动性的重要渠道。最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活动参与程度的提高会加大其信用风险承担。资产证券化将银行的优质贷款转移出表后,表内剩余不良贷款占比加大,导致不良贷款率增加。隐性担保和风险自留破坏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使得部分信用风险仍保留在银行内部。银行对借款人进行贷后监管的动机被削弱,导致贷款违约率增加。便利获取流动性的方式也会促使银行过度扩张业务规模,加大风险资产持有,从而加大风险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