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新烟碱类杀虫剂以其高效、有选择性且对哺乳动物安全等特点,常被施用于茶园中以对抗茶叶常见的病虫害,但这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会被植物吸进体内参与代谢。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亲体已被证明对哺乳动物低毒,但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仍有待研究。由于实际环境中代谢物的数量级为痕量,很难被收集,所以本实验以我国率先开发并商品化的农用新烟碱类杀虫剂氯噻啉为例,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首先得到茶叶愈伤组织的悬浮液;然后在愈伤组织悬浮液中直接加入氯噻啉,使其参与代谢,代谢产物在培养液中积累;以期对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龙井43”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以龙井43无菌株的叶片作为试验材料,对其愈伤组织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MS+2,4-D(2.0 mg/L)+KT(0.5 mg/L);p H 5.8为其愈伤组织适宜诱导培养基;诱导时间约为30天。2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的优化: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微调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确定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4-D(1.0 mg/L)+KT(0.1 mg/L);p H 5.8;根据无菌株叶片愈伤组织的生长现状,确定25~30天为继代培养的最佳生长周期。3.愈伤组织液体培养体系的建立:采用B5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250 m L锥形瓶装液量100 m L,愈伤切成直径3 mm左右小块,每瓶约150块;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4-D(0.1 mg/L)+KT(0.1 mg/L);p H 5.8;适宜的转速为120 r/min。4.8种烟碱类杀虫剂UPLC-MS/MS分析检测方法的建立:取150 m L三角瓶,加入1 g粉碎好的茶叶,在茶叶表面加入2 m L去离子水,振荡均匀后浸泡30 min;再加20 m L乙腈涡旋提取2 min,过滤至加有2 g无水硫酸钠的150 m L三角瓶中,涡旋1 min,取5 m L上清液,加入盛有0.4 g PVPP的35 m L具塞离心管中,剧烈涡旋2min,8000 rpm/min,离心8min;取2 m L上清液加入装有分散填料PSA:GCB:C18:Mg SO4(25 mg:100 mg:50 mg:150 mg)的50 m L离心管中,涡旋2min,静置5 min,取1 m L上清液至10 m L玻璃试管中,氮吹仪氮吹至干,用0.5 m L、体积浓度15%的乙腈水溶解,过0.22μm的有机滤膜,供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0.01~2 mg/kg质量浓度范围内对茶叶中8种烟碱类杀虫剂进行定量。8种烟碱类杀虫剂的回收率均在77%~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0%,仪器的检测限基本在0.001-0.002μg/L左右。5.茶树愈伤组织中氯噻啉的代谢研究:确定了加PVPP处理后离心过膜的制样方法。在8种烟碱类杀虫剂UPLC-MS/MS分析检测方法的基础上,优化了氯噻啉的UPLC-MS/MS分析方法,得出了氯噻啉的降解趋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