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首次使用“新型城镇化”概念,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到城镇化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内涵最为重要的差别在于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在这一背景下,根据现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从经济、人口、公共服务、空间和生态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度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定量研究全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共同发展。研究得出:第一,城市间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处于较高水平,中部地区城市次之,西部地区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较低;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增长速度来看,由于东部地区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的基数较大,整体增长速度较小,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西部地区城市新型城镇化增长速度仍处于较小阶段;第二,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产业结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而东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会对产业结构升级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第三,人力资本的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人均生产总值的提升、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都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这些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地区间存在差异。政府应通过针对性地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来刺激产业结构升级。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应该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城镇化的质量。西部和东北地区需要注重人力资本投入、固定资产投入、政府支出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全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此外,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与沟通,通过宏观调控、资源配置、政策鼓励等措施共促新型城镇化合理科学推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