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五化”协调发展评价及其驱动力分析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te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全球生态危机向我们揭示了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我国的治理制度和发展理念必须转型。在此大背景下,2015年中央国务院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五化”协调发展战略,这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因此,本文将我国“五化”协调发展水平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五化”综合发展水平及协调发展程度,反映我国“五化”发展现状和区域特征,并借助模型探讨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为更好地推进中国“五化”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法研究我国“五化”协调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介绍研究背景及现状,概述研究意义、内容和思路,侧重点是梳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二章介绍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的内涵特征及协调发展理论。第三章构建“五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变异系数法赋权测算出全国31个省份的“五化”发展指数与综合发展指数,比较不同省份“五化”的发展水平状况。第四章基于物理学上的耦合度模型测算各省份的“五化”协调度,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处于“五化”协调发展的初步阶段,31个省份的“五化”协调发展情况可以分成4大类,其中协调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城市。同时,建立GM(1,N)模型分析我国“五化”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考虑单化子系统对“五化”协调性的影响,即分析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对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五章总结全文,梳理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五化”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给出发展建议。
其他文献
等养分量条件下,设置全基肥、全追肥及不同基追肥比例,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基追肥比例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养分变化、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生育期进
文章围绕中科院研究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一重要管理活动,较为详尽地分析了其必要性及本质。阐述了中科院目前的组织机构理论模型,提出了根本目标——变能力为优势,并阐述了有关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文章就岩土工程企业如何通过管理创新、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手段发展壮大,使企业真正步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总结了中汉岩土工
摘 要: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际往来、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网络言论则是公民在网络空间中所表达的见解、意见与态度。网络言论失范的实质是公民或组织在网络空间的言论超越言论自由限度,违反网络言论规范,并对现实社会造成危害后果。  关键词:网络言论 ;技术 ;失范; 法律; 规制; 权利  在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中,“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有“言,心声也”“言,口之利也”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