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可转债定价的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chow_d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转债作为一种由上市公司发行的具有在一定时间转换成标的股票性质的特殊债券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它包含债券、股票、期权三种金融工具的属性。中国的可转债市场较之西方可转债市场起步较晚,拥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特色,加之近年来人们对可转债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因此研究适合中国可转债市场的定价方法就十分具有必要性。本文通过对各种可转债定价方法的比较分析,从而确定适合中国可转债市场的定价模型,通过相应的实证研究,得出可转债的市场价值和理论价值的偏离程度,并就可转债市场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纵观国内外可转债定价理论,可转债的定价方法主要集中为两大类:解析法和数值法。解析法最常见的就是B-S定价法。数值法包括二叉树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经过比较,蒙特卡罗法更适合中国市场的可转债定价。本文选取A股市场中8支可转债作为研究对象,先采用GARCH模型计算出两支可转债对应的股价波动率,再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计算出可转债期权部分的价值,最后得到两支可转债在2013年和2014年间9个时间点的理论价值。将可转债的实际价值和理论价值对比后,我们发现8支可转债中大部分存在价值被低估的情况。  我国的可转债市场历经20多年的发展,如今正渐渐活跃,也在逐步完善。可转债低估现象的持续存在使我们看到当前我国可转债市场依旧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给予了建议:一是扩大可转债市场的规模,从放宽可转债的发行条件和培育机构投资者两个方面入手;二是引入做空机制;三是改进可转债种类和条款设计。在品种的增加上,可考虑设计利率不同、利息发放时间不同、期限不同的可转换债券,在条款设计上,对票面利率、期限和向下修正条款加以改进;四是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和加快相关配套政策、法规的落实。
其他文献
现代商业中的竞争已经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本文论述的零售商主导下的供应链联盟是分工深化和信息化条件下以大型零售商为主导的流通渠道成员通过信息共
国内外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MBO有利于上市公司建立新的内部激励机制,优化股权结构,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但我国上市公司MBO现存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定价不合理。本文试图对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MBO定价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MBO定价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同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和创新以及有待研究之处;然后对管理层收购定价进行了基本理论回
股利分配政策一直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在公司财务管理学中,有许许多多与股利政策有关的理论。 股利政策主要围绕能否增加公司价值这个目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