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快速城镇化的发展,其带来的城市健康问题随之变得广泛且突出。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倡导城市规划及相关部门共同构建“健康城市”。基于这样的背景,世界各地纷纷开展绿道的建设,希望可以通过此举改善市民健康。90年代开始我国也开始关注绿道的规划建设,绿道建设的初衷是促进人们的户外活动从而提升公众健康,我国现在建成的绿道是否达到了这一目的,绿道使用情况如何?本文以深圳市绿道网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使用情况并且发掘影响其使用的因素。深圳市绿道作为我国绿道建设的代表,于2009年开始建设到2012年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本文利用自发性地理信息(VGI)与深圳市绿道数据相结合将绿道上的活动提取出来,从绿道使用概况、绿道使用强度和绿道承载活动多样性三方面对深圳市绿道使用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的绿道对于市民的户外慢行体力活动确实有支撑作用,并且部分绿道线路可以支撑多种户外慢行体力活动;另一方面深圳市绿道的使用存在差异,整体使用率一般,部分路段使用效率较低。大部分区域绿道的使用率较低,城市和社区级别的绿道使用效率相对较高。针对这样的结果,结合现有理论基础,筛选出11个有可能影响深圳绿道使用的因素,将这些因素与绿道使用概况进行逻辑分析后发现深圳市绿道的规划建设与周边环境存在空间失配的现象,绿道密度与周边人口和街道密度呈现相反趋势从而减少了服务人群的机会影响了使用。在此基础上利用11个影响因素与绿道使用部分进行线性回归,发现在使用部分当中绿道密度与绿道承载活动多样性呈现正相关,说明绿道网络本身促进户外慢行体力活动,但网络的布局位置至关重要;结果还显示绿道使用效率与绿道网络形态、服务点数量和周边道路密度同样存在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发现绿道网络的使用受到周边活动来源和绿道自身支撑活动能力两方面的影响。针对这一结果在今后绿道完善时可多重视在人口密度较高地区增建绿道或者优化其服务设施,城市绿道可多结合周边资源环境,区域绿道重点关注其生态效益,参考生态学原理保持其廊道宽度。建议在今后的绿道规划建设时首先考虑周边建成环境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保障绿道网络和服务网络相结合,创造支撑市民户外慢行体力活动的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