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我国新疆牧区放牧家畜饲料供给不足和营养不均衡影响生产性能带来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主要是以尿素、氧化钙和食盐复合处理农作物秸秆,研究处理后对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利用秸秆的加工调制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探讨复合化学处理方法的可行性,为秸秆饲料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由三个部分组成。试验一:复合处理小麦秸秆化学试剂添加量的优化。为了研究复合化学处理对麦秸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对用尿素-氧化钙-氯化钠复合处理后的麦秸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并且通过体外产气法对处理前后麦秸进行了产气性能和降解率的研究。在本试验中,尿素,氧化钙,氯化钠均采用了三个水平,尿素和氧化钙均按麦秸风干重0%、2%和4%的量添加,氯化钠按麦秸风干重0%、0.5%和1%添加量添加。试验二: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和油菜秆的效果研究。本试验采用试验一中最优的处理组,即4%尿素+2%氧化钙+1%氯化钠处理组,处理玉米秸和油菜杆。通过测定调制前后不同秸秆的相关营养指标以及不同秸秆的消化率的差异,比较和分析复合化学处理对不同秸秆的调制效果。试验三:用试验一中优化的复合化学调制方法处理玉米秸秆进行绵羊的饲喂试验,通过进行采食量、日增重和增重效率等生长性能的测定,确定尿素-氧化钙-氯化钠复合处理玉米秸秆对绵羊饲喂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一:只添加氧化钙和氯化钠而没有添加尿素的处理组(B1,B2,B3,C1,C2,C3)出现了发霉状况,添加尿素的各处理组良好;添加尿素的处理组的粗蛋白(CP)水平显著高于未添加尿素的的试验组和原料组(P <0.05),复合化学各处理组的有机物降解率(OM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 <0.05)。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用占麦秸风干重4%尿素+2%氧化钙+1%氯化钠共同处理是最适宜的麦秸复合化学处理法。试验二:在本试验条件下,处理组玉米秸中CP含量明显高于原料组CP的含量;处理组玉米秸的NDF和ADF含量低于原料组NDF和ADF含量。处理组玉米秸OMD明显高于原料组,与玉米秸原料组相比,提高幅度达到15.87%。处理组油菜杆中CP含量明显高于原料组CP的含量,达到6.66%;处理组油菜杆的NDF和ADF含量低于油菜杆原料组中NDF含量;处理组油菜杆的OMD明显高于油菜杆原料组,与油菜杆原料组相比,处理组OMD提高幅度达到17.90%。试验三:在本试验中,玉米秸秆经过复合化学处理使绵羊的粗饲料采食量增加,复合化学处理组绵羊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20.79%,饲料转化效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3.83%。结论:试验一: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用占麦秸风干重4%尿素+2%氧化钙+1%氯化钠共同处理是最适宜的麦秸复合化学处理法。试验二、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秆和油菜杆能够明显提高秸秆中的营养成分和有机物降解率。试验三、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秆可以明显提高绵羊的生长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