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拨效应是测试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产生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对教学起促进作用,消极影响对教学造成阻碍。始于1987年的大学英语四级(CET)考试,在我国已实施近30年,是检测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考试。起初考试没有设计翻译题型。2005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其进行改革,翻译题型在2006年12月首次出现,要求学生将括号中的汉语句子译成英语,分值占5%,目的考查重点语法、核心词汇及词语的固定搭配。2013年,翻译题型再次改革,将原来的短句翻译改为段落翻译,分值比重上升至15%。重点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作为语言测试及教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反拨作用越来越多的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中CET-4因其众多的考试人数及强大的社会反响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已出现大量研究成果。然而,关于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调查与研究成果却并不多见,尤其针对2013年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汉英翻译反拨效应的研究成果更是屈指可数。并且,所有的调查研究中,几乎没有关于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汉英翻译在师范类院校反拨效应的调查研究。给这类院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科学反馈意见和建议正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所在。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工具,访谈及课堂观察为辅,对陕西师范大学、渭南师范学院、咸阳师范学院随机选取的35名英语教师及15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试验所得数据使用SPSS23.0进行分析,发现:该部分测试能得到大部分英语教师及学生的接受和重视;测试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测试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测试题目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所产生的正面反拨效应大于负面;提出了促进CET-4翻译测试正面反拨效应提升的建议:(1)加强各级考试参与者之间就翻译测试的内容、形式以及认识理解的有效沟通,保证CET4翻译测试效度和信度;(2)教师应据师范类院校学生的普遍特点,为其提供适当的培训及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3)学生自身也应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翻译学习中来,与教师教学相呼应,从而更好提高其英语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