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经济外交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外经济交往思想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在批判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相关外交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国际形势的变化,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关于党和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想法、意见和观点的总和。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其经济外交思想决定了国家经济外交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外交实践活动提供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科学分析方法,结合党史学、政治学、外交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围绕“经济外交思想”这一核心概念,从六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经济外交思想作了探析。各章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追溯了中国共产党经济外交思想的理论指导与思想渊源。指出,马列主义对外经济交往理论是其指导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理念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是其产生的思想渊源。第二章深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经济外交思想演进的内外背景和主观条件。本章首先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经济外交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国际背景,包括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转换,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变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其次,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经济外交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国情依据,具体分析了中国的自然国情、经济国情和政治国情。最后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经济外交思想形成与发展的主观条件,即党的领导人对于国家利益的判断和对国家角色的定位。第三章力求厘清中国共产党经济外交思想的发展脉络。论文以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为起点,以我国在不同时期的经济体制为划分依据,把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经济外交思想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分别对这三个阶段党的经济外交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实践作了历史的考察,分析了不同阶段党的经济外交思想的主要特点。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从理论上并结合实际情况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经济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从目标(作用)、原则和途径三个方面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经济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一,揭示了中国经济外交的三个目标(作用),即实现国家经济利益,维护国家政治利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二,归纳了中国经济外交的基本原则,即国家利益至上,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第三,总结了经济外交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包括平等协商、对话合作,实行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组织。第五章则分别从经济合作、对外援助和经济制裁三个领域分析了经济外交的具体政策、措施与方法,进一步勾勒了中国共产党经济外交思想的基本面貌。第六章对中国共产党经济外交思想做出了总结和评价。其历史经验主要有四点: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经济外交的前提;第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经济外交的基础;第三,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的关系是经济外交的关键;第四,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是成功开展经济外交的保证。其理论价值主要在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交往理论,实践意义在于对中国的经济外交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语部分,从四个层面提出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经济外交思想的体会。第一,必须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第二,必须遵循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第三,必须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和正确认识本国国情;第四,必须统筹兼顾内政与外交两个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