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释放出来成为失地农民。就业作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不仅可以产生宏观的社会效益--维持社会稳定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还可以产生微观经济效益--增加失地农民收入。但目前我国失地农民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劳动技能、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其就业面临着重重困难。因此,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素质,以帮助其更好的适应现代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从长远来看,政府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提供支持和保障。 本文在总结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城镇化与失地农民就业之间的关系着手,对吕梁市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培训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其次,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出现和城镇化与失地农民就业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然后,以吕梁市失地农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吕梁市失地农民就业和培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吕梁市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保障的现状和目前再就业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吕梁市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