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全国人口的数量大,农村在社会结构中占很大的比重。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问题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一个以农立国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强则国强,农村兴则国家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国民的素质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而技能素质是国民综合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民是我国国民中人口最多、综合素质最低的群体,农民的技能素质在国民整体素质提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目前,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国家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列为重中之重。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第一要务,是提升整个农村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科学手段。因此,以农业职业技能开发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现状与对策,对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快推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力资源理论为基础,通过广泛的文献搜集、理论研究、数据整理和分析,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的方法,注重经验与实际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文献调查和文献归纳相结合。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职业技能开发的关系,指出农业职业技能是影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性因素;其次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仍然存在政府投资不足、开发范围狭窄、考核考评能力落后等问题;第三,对北京、江西、四川等农业职业技能开发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了他们在农村职业技能开发工作中的宝贵经验;最后,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农业职业技能开发面临“推进‘四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等形势,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