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研究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时代。传统理论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随着拉考夫和约翰逊1980年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版,概念隐喻理论首次被提了出来。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是人们通过某一领域形成的经验来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它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语言之中,因此说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体系从根本上说都是隐喻的。在翻译研究领域,隐喻翻译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翻译理论一般从修辞的视角,从文化、文体和语言形式等方面进行静态比较。伴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视角来研究隐喻。翻译与隐喻密切相关,认知是形成隐喻这一所有语言所要表达意义的核心基础,因此讨论隐喻翻译时对认知避而不谈是不可取的。本论文研究公共演讲辞中的概念隐喻以及有关翻译方法。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六篇演讲和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王瑞泽翻译的中译本为语料,其中包括:奥巴马首次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发表的讲话、奥巴马在纪念美国有色人种促进会成立100周年的演讲、奥巴马在首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的讲话、奥巴马首次访华在上海科技馆的讲话以及奥巴马在捷克布拉格拉钦斯卡广场的演讲。本论文以拉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奥巴马的演讲中典型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奥巴马演讲中所使用的概念隐喻主要包括以下六种:旅途隐喻、建筑隐喻、战争隐喻、宗教隐喻、人的隐喻和自然隐喻。以彼得?纽马克提出的有关隐喻翻译方法的理论为基础来分析,奥巴马演讲中的有关概念隐喻的翻译方法可以概括为如下五种:直译、直译加注释、意译、汉语四字格的使用以及不同种类概念隐喻的替换。简言之,本论文旨在将隐喻翻译和隐喻认知相联系,剖析概念隐喻翻译方法选择的认知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为概念隐喻的翻译提出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