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上市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关联方交易成为上市公司中屡见不鲜的行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关联方交易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转让定价的非公平性、隐蔽性和监管的困难性,使得投资者及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而关联方之间灵活的转让定价,成为关联方交易的核心问题。通过分析转让定价政策,信息使用者能判断关联方交易的公允性,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从而正确评价公司的投资价值。拥有一个合理有效的关联交易转让定价决策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在对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关联方交易、转让定价和关联交易转让定价的决策机制进行了论述。接着,对关联交易转让定价决策进行了理论分析,包括:关联交易转让定价决策的影响因素、定价方法选择、转让定价的决策程序和决策风险控制以及关联交易转让定价的信息披露。然后,在对关联交易转让定价决策机制进行相关描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用实证检验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关联交易转让定价决策中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和避税行为。本文选取了浙江省2006—2008年披露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一共340个样本。通过描述统计披露关联交易的样本公司特征变量的分布,进一步使用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转让定价决策进行盈余管理行为与避税行为的特征。研究发现:即使被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也明显存在利用关联交易转让定价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关联交易转让定价提高利润实现扭亏的行为;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关联交易转让定价达到增发配股资格的行为;ST公司的关联交易转让定价程度差异不明显,没有通过实证检验,但是描述性统计初步验证了ST公司的关联交易转让定价程度较高;高股权集中度的公司,关联交易转让定价程度较高,控股股东可能存在利用关联交易转让定价转移利润的行为;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关联交易转让定价和税率差异逃避所得税的动机,上市公司的实际所得税率越高,利用关联交易转让定价的程度越高。最后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转让定价决策机制的相关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关联交易转让定价的决策机制为研究内容,对关联交易的转让定价决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关联交易转让定价决策机制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