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与摩擦性能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z_8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C/C-SiC复合材料即炭纤维增强基体碳和碳化硅陶瓷双基体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2.40g/cm3)、耐高温、抗氧化性好、摩擦系数高、耐磨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在课题组已有的C/C-Si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基础上,以进一步缩短制备周期、优化工艺路线和降低生产成本等为目的,探索了采用浸渍-模压-熔渗法制备短炭纤维增强的C/C-SiC复合材料的新工艺。研究了C/C多孔体孔隙结构对熔渗的影响,不同处理工艺对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以浸渍-模压法制备的短纤维C/C多孔体经一次增密后密度可以达到1.29g/cm3,孔隙率27.09%。与整体毡多孔体、全网胎C/C多孔体相比短炭纤维模压制备的C/C多孔体的纤维分布与孔径分布更均匀,闭孔较少。(2)C/C多孔体中孔的类型和形状对熔渗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上闭孔最不利于液Si的渗入,通孔和弯孔有利于液Si的渗入。由毛细管力推导公式可知,周长/面积比越大的孔毛细管力越大。由短纤维浸渍-模压法制备的C/C多孔体中孔隙多为细长棒状,周长/面积比较大,有利于熔渗。(3)短炭纤维增强C/C-SiC复合材料平行方向和垂直方向抗压强度分别在90.3~227.0MPa、47.1~137.9MPa之间,弯曲强度为69.03~93.37MPa,冲击韧性在6.1~11.0KJ/m2范围内。(4)短炭纤维增强C/C-SiC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在0.25~0.54内变动,磨损量在0.340×10-2cm3/MJ~3.31×10-2cm3/MJ之间。材料在制动过程中都形成了较完整的摩擦膜,制动较平稳,主要的磨损机制是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共同作用。图46幅,表9个,参考文献95篇。
其他文献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如何将有效的防控措施固化为法律制度,解决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短板问题,打好疫情防控的持久战,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尽快制定相应的地方性
期刊
炭/炭复合材料是一种极具前景的高温吸波材料,为提高其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并降低其红外发射率,本文设计制备了SiC/ZSO复合涂层,并采用XRD、SEM、EDS等检测方法研究了涂层的成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作为迄今为止工程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镁锂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比刚度以及优异的铸造性能、机械加工性能及易回收等其他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在航天航空、汽
铝合金型材挤压过程中金属流出速度的均匀性受型材尺寸和形状、温度、挤压速度等一系列挤压参数的影响。在生产形状较为复杂的铝合金空心型材时,仅仅依靠修改工作带结构有时并
应用于坦克等重型机械的离合器用铜基湿式摩擦副,工况条件以高速高载为主,环境比较苛刻。为了全而掌握离合器摩擦副在工作过程中的摩擦磨损特征以及影响磨损的主导因素,以求达到对摩擦副的摩擦磨损进行同步监测的目的,决定开展铜基湿式摩擦副的磨损图研究。磨损图研究是一种能够系统分析材料的摩擦性能、直观反映材料摩擦学特性变化,以达到评估、预知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方法。本文依据相似性原理,通过对摩擦副的摩擦因数、
滨海地带作为主要的人口分布区,工农业发展迅速,淡水资源需求量高。人为超量开采地下水,咸淡水之间的水动力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咸水入侵。目前,咸水入侵已经严重危害到全世界几十
11 月4日至5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人大财经工作协作座谈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挥人大立法监督等职能,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