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在社区治理方面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国家对协商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高度重视。作为协商民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协商民主对于基层社会治理意义重大。互联网时代,网络协商民主适应发展需要,基于互联网与协商民主价值契合,城市社区网络协商民主应成为探索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现路径的重要方向。城市社区网络协商民主具有传统社区协商民主不具备的优点,如信息传递便捷、时效性强以及参与广泛等等,依托网络进行城市社区协商民主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但是,如何在网络空间实现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即通过怎样的方式推进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在网络空间中的实现仍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亟需研究的问题。围绕城市社区网络协商民主的实现问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协商民主内涵与实践、社区协商民主、网络协商民主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梳理与评述,对本文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协商民主理论、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城市社区网络协商民主实现的意义进行阐释。其次,在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网络协商民主的特点及其与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契合性、城市社区网络协商民主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价值两方面对城市社区网络协商民主进行价值分析。再次,基于城市社区网络协商民主价值分析以及哈贝马斯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出影响城市社区网络协商民主实现的要素,包括协商主体、协商客体、协商平台、协商方式以及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我国社区协商民主探索实践的现状,运用案例分析法从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两个层面总结我国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进展情况,并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包括:缺乏关注同类问题的诉求、缺乏共同的协商议题、缺乏维护共同体的自觉性。最后,以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上文困境分析,从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场域、协商程序与规则几个角度出发,针对每个角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解决路径:加速网络普及,促进多元协商主体参与;合理确定协商议题;完善城市社区网络协商平台;完善协商程序机制及监督保障机制。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网络空间作为协商场域,讨论网络空间中的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实现问题。本文不足之处在于,关于城市社区网络协商民主的困境分析不完善,解决对策相对理想化,未能设计出满足多元需要的城市社区网络协商民主实现模式,这也是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