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小时学习为大学生专业储备打下基础,而学习时间和必要生理时间之余的8小时休闲则关乎大学生能力的锻造、阅历的积累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大学生的休闲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网络覆盖不断完善,网络终端平台开发应用,大学生群体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网络休闲成为了大学生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对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3所院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通过对不同大学生网络休闲动机及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差异性分析及回归分析来探索他们使用网络休闲的动机、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同大学生在网络休闲动机、行为上的差异性以及动机与行为之间关系等网络休闲现象,并根据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给出合理建议。研究显示:(1)大学生主要的网络休闲动机有社会交往、消极情绪、表达自我、能力提升、外部制约、心灵体验和信息获取。能力提升是大学生进行网络休闲的最主要动机,随后依次为信息获取、外部制约、表达自我、心灵体验、社会交往,网络休闲的消极情绪动机最低。(2)大学生网络休闲内容偏好主要可以概括为生活应用类、娱乐消遣类和社会交往类。娱乐消遣类网络休闲应用得到了多数大学生的喜爱,社会交往类次之,生活应用类最次。(3)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大学生在网络休闲动机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社会交往因子、心灵体验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消极情绪因子、外部制约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社会交往因子、心灵体验因子、信息获取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网龄的大学生在社会交往因子、表达自我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4)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大学生在网络休闲行为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网络休闲时间、网络休闲消费内容、个人资料填写、生活应用类偏好、上课玩手机、减少睡眠、浏览色情暴力内容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网络休闲消费内容、生活应用类偏好、娱乐消遣类偏好、社会交往类偏好、逃课、上课玩手机和浏览色情暴力内容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在网络休闲时间、网络休闲地点、网络休闲消费内容、逃课、上课玩手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网络休闲频率、网络休闲消费内容、生活应用类偏好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网龄的大学生在网络休闲频率、网络休闲地点、生活应用类偏好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格的大学生在减少运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5)大学生网络休闲动机与部分网络休闲行为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网络休闲时间与消极情绪因子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与能力提升因子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网络休闲频率得分与信息获取因子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网络休闲计划得分与能力提升因子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生活应用类网络休闲偏好与社会交往因子、心灵体验因子、能力提升因子、消极情绪因子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与外部制约因子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娱乐消遣类网络休闲偏好与能力提升因子、外部制约因子、信息获取因子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与消极情绪因子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社会交往类网络休闲偏好与表达自我因子、信息获取因子、社会交往因子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逃课行为得分与社会交往因子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与能力提升因子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减少睡眠行为得分与表达自我因子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浏览色情暴力的网络休闲内容行为得分与心灵体验因子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针对研究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网络休闲观念;使用网络休闲做更有意义的事;年级干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更为合适的休闲方式。(2)学校要改善休闲硬件设施;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3)政府要联合网络运营商建立网站分级制度;倡导互联网意见领袖发挥正能量;加强公共休闲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