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呈现出壮年男丁外出务工,妇女留守照料老人子女、操持农活家务的格局。留守妇女作为留守家庭的新核心,其心理健康状况对子女健康和家庭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抑郁症状作为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研究表明,孤独感可预测抑郁症状的变化,社会资本也对抑郁症状有显著影响,但目前孤独感、社会资本、抑郁症状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旨在探讨孤独感、社会资本和抑郁症状的关系,以及社会资本是否在孤独感和抑郁症状之间起中介作用。为制定降低农村留守妇女孤独感、抑郁症状的相关策略,增加农村留守妇女社会资本,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理论基础。 对象与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铁岭市全部7个县(市)区按照方位以乡镇为单位抽样,每乡镇再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的40名农村留守妇女,共31个行政村的1240名留守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留守妇女一般情况调查表、孤独量表、农村社会资本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采用多元分层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应用Amos20.0统计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拟合、验证和效果评价。 结果:1、孤独量表、农村社会资本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均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民族、子女数量、家庭月收入、婚姻安全感、与公婆关系、是否与丈夫联系、与丈夫见面频率对农村留守妇女孤独感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3、铁岭市农村留守妇女抑郁症状率为87.8%,年龄、民族、职业、是否患慢性病、婚龄、子女数量、家庭月收入、婚姻安全感、与公婆关系、是否与丈夫联系、与丈夫见面频率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4、家庭月收入对留守妇女社会资本各维度均有显著影响。民族、教育程度、职业、是否患慢性病、婚龄、子女数量、家庭月收入、与公婆关系对留守妇女社区参与维度有显著影响;民族、职业、婚龄、子女数量、家庭月收入、与公婆关系、是否与丈夫联系、与丈夫见面频率对留守妇女社区归属感维度有显著影响;教育程度、是否患慢性病、婚龄、家庭月收入、与公婆关系、是否与丈夫联系对留守妇女合作维度有显著影响;民族、教育程度、职业、是否患慢性病、婚龄、赡养老人数量、子女数量、家庭月收入、与公婆关系对留守妇女共享维度有显著影响;民族、职业、婚龄、子女数量、家庭月收入、与公婆关系、是否与丈夫联系、与丈夫见面频率对留守妇女互惠维度有显著影响;民族、教育程度、职业、是否患慢性病、家庭月收入、是否与丈夫联系对留守妇女信任维度有显著影响。5、孤独感和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社会资本的社区参与、社区归属感、共享、互惠维度与抑郁症状呈显著负相关,合作与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信任与抑郁症状无显著相关关系;孤独感与社会资本的社区参与、社区归属感、共享、互惠、信任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合作维度呈显著正相关。6、在排除民族、职业、婚龄、子女数量、家庭月收入、婚姻安全感、与公婆关系、与丈夫是否联系等因素的影响后,孤独感对抑郁症状仍有正向预测作用,解释变异量为18.4%;引入社会资本后解释变异量增加了10.0%,社区参与、合作、共享维度在孤独感与抑郁症状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结论:1、铁岭市农村留守妇女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2、人口统计学和婚姻家庭生活情况对农村留守妇女孤独感、社会资本和抑郁症状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3、农村留守妇女孤独感对抑郁症状具有显著正向作用。4、农村留守妇女社会资本对抑郁症状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其中社区参与、社区归属感、共享、互惠维度对抑郁症状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合作维度对抑郁症状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信任维度与抑郁症状无显著相关关系。5、农村留守妇女社会资本的社区参与、合作、共享维度在孤独感和抑郁症状关系中起到不完全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