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伴有可逆性的气流受限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哮喘的治疗尚不能根治,以控制和缓解其发作为主要目的。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医学难题。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和理论探讨,认为哮喘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肺气虚贯穿哮喘发病的全程,治疗上应适时补益脾肺之气。在此基础运用临床经验方“益气平喘方”进行临床研究。同时,着眼于TSLP/NF-κB信号通路,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目的观察益气平喘方治疗肺脾气虚型哮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益气平喘方治疗哮喘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选取慢性迁延期和(或)缓解期哮喘患者证属脾肺气虚者56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中药治疗组采用益气平喘方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观察时间为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观察哮喘患者的症状评分、ACT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对比两组疗效的差异,并客观评价两组治疗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运用LPS和Poly(I:C)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高表达TSLP以模拟哮喘气道体外模型;运用不同浓度(2 ug/ml,3 ug/ml,4 ug/ml)的益气平喘方进行干预治疗,通过Western blot蛋白电泳、Q-PCR、免疫荧光、酶联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益气平喘方对TSLP以及NF-κB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在治疗4周后,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缓解哮喘患者日夜相关症状、控制哮喘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疗效相当,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治疗8周后中药治疗组相比对照组疗效更优(P<0.05)。中药治疗组在给药后的各个时间节点均能够有效的改善哮喘患者“肺脾气虚”的症候(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与8周后P均<0.05),而对照组对改善中医证候无明显作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浓度的益气平喘方均能有效降低哮喘气道体外模型TSLP的表达(P均<0.05);抑制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65,P-IκBa和P-IκK的表达,其抑制程度与中药干预浓度成正比(P均<0.05)。同时,益气平喘方能够明显降低NF-κB下游炎症分子TNF-α,IL-1 β,IL-6和IL-8的表达,抑制NF-κB上游信号分子TLR4和MyD88的表达(P均<0.05),但对TLR3和TRIF的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1.益气平喘方能明显提高西药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2.益气平喘方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TSLP的表达,从而缓解过敏性炎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