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质押是指股东将其持有的股权出质给金融机构以获取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由于该融资方式仅以股权的财产权为担保,而不会改变股东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权,具有成本低、便利且快捷等诸多优势,因此,股权质押业务在上市公司中很受欢迎。同时,股权质押在资本市场带来的潜在风险也日益突出。一些控股股东使用股权质押将上市公司“掏空”,侵占公司资源。此外,一旦抵押品的价值跌至平仓线,控股股东就可能失去控制权。为了避免不能再拥有控制公司的权力,控股股东很可能操纵盈余。股权质押的风险会随着股权质押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然而,不同的质押资金投向会向市场传递不同的信号,所以资金投向是否会影响审计师决策呢?有的上市公司甚至在连续年份利用股权质押进行融资,审计师会关注到这种现象吗?目前大部分学者都是从“掏空”角度和定量维度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本文同时用定量指标(质押比例)和定性指标(包括质押资金投向和是否连续质押),从这些不同维度衡量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促使研究更加具体直观。进而探讨审计师在面对不同质押比例,不同资金投向,是否连续质押等质押行为时,会做出怎样的过程决策(审计费用)和结果决策(审计意见类型)。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2014-2019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依据第二类代理问题、信号传递理论、优序融资理论、“深口袋”理论提出假设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股权质押比例、质押资金投向以及是否连续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股权质押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报表错报风险越高;当资金投向于控股股东及第三方时,控股股东是为了一己之利从公司转移资产和利润,股权质押只是控股股东“二次圈钱”的工具;当控股股东在连续年份利用股权质押融资,说明股东或公司资金链紧张且融资能力有限,这也增加了由于控股股东到期无力偿还借款或者公司股价跌破平仓线所引发的控制权转移的风险。用不同维度衡量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发现该行为会使得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报表错报风险增加。由此审计师对具备这些特征的被审计单位所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便会提高。审计师将会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更多人力与物力等资源来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同时增加审计收费以补偿所承担的成本和风险,并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以避免审计失败引起的诉讼和赔偿风险。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1)审计师要加强对股权质押行为的重视。对股权质押比例、质押资金投向以及是否连续质押提高警惕,进而提高审计质量,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2)相关监管部门应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上市公司的披露更加充分,减轻股权质押行为引起的风险。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2014-2019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依据第二类代理问题、信号传递理论、优序融资理论、“深口袋”理论提出假设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股权质押比例、质押资金投向以及是否连续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股权质押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报表错报风险越高;当资金投向于控股股东及第三方时,控股股东是为了一己之利从公司转移资产和利润,股权质押只是控股股东“二次圈钱”的工具;当控股股东在连续年份利用股权质押融资,说明股东或公司资金链紧张且融资能力有限,这也增加了由于控股股东到期无力偿还借款或者公司股价跌破平仓线所引发的控制权转移的风险。用不同维度衡量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发现该行为会使得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报表错报风险增加。由此审计师对具备这些特征的被审计单位所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便会提高。审计师将会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更多人力与物力等资源来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同时增加审计收费以补偿所承担的成本和风险,并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以避免审计失败引起的诉讼和赔偿风险。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1)审计师要加强对股权质押行为的重视。对股权质押比例、质押资金投向以及是否连续质押提高警惕,进而提高审计质量,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2)相关监管部门应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上市公司的披露更加充分,减轻股权质押行为引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