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宗教信仰视角下的风险偏好及投资组合选择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7091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宗教一直被视为神秘莫测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神州大地上出现了儒、释、道、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类型的宗教百家争鸣的局面。2014年的佩尤全球态度调查结果显示,33%的中国民众认为宗教在他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12%)或比较重要(19%),有宗教归属的占16%。尽管该比例不高,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因此信徒总数异常庞大。宗教不仅仅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将宗教信仰突破心理学和精神层面的研究而转向行为金融学的领域十分必要。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直把宗教视为与理性计算无关的行为类别。毋庸置疑,宗教信仰的确属于一种心理活动。鉴于投资者又大都是理性的这一客观事实,行为金融学认为理性投资者的心理活动在风险偏好、投资决策和组合选择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行为金融学和宗教经济学获得长足发展的今天,探究宗教信仰与人们的风险态度及投资的组合选择的关系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宗教信仰视角下的风险偏好及投资组合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综述;紧接着本文将一个新兴的社会责任投资概念引入文中并将其作为研究投资者的风险态度与宗教信仰的纽带,从而将二者有机结合,以此为理论铺垫,我们设计并分发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并最后回收了有效问卷356份,接着运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本文在考虑财富-资本的预算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括金融资产投资、宗教捐献、宗教出席率、工作时间和日常消费在内的跨期的间接效用函数,并利用连续动态规划方法的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HJB)解决了上述的条件下的跨期效用最大化的最优化条件问题;最后本文给出了研究的主要结论也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大量资金绕开银行等中介机构进行直接融资的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现,商业银行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功能被弱化,而资本市场的融资
进入21世纪,MOOC教学模式已对高校教师形成现实的挑战与冲击,包括来自其他高校名师的竞争、学习者的多样化要求、技术的挑战及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教师必须
文章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工程力学课程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力学竞赛与工程力学教学改革之间的相辅关系。力学竞赛可以满足当前工程力学课程面临的课时少、内容多、
由于定子等效和电磁力映射准确性对电机多物理场耦合结果影响较大,采用定子结构与电磁力网格节点分布一致的方法建立了定子等效模型,并计算电机电磁辐射噪声。通过麦克斯韦应
文章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与现实情况,分析了“工业设计”异地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工业设计”异地实践教学改革的构想。
目的:探讨硒结合蛋白1(SBP-1)与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行乳腺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