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MV皮层蛋白pUL76非保守C端与染色体损伤的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rackfor1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皮层蛋白pUL76的保守N端和非保守C端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真核细胞,确定pUL76引起染色体损伤的决定序列。方法:通过PCR方法获取HCMV AD169株UL76基因的全长,保守N端和非保守的C端的编码序列并在扩增产物的两端分别加上BamHI和HindⅢ限制性酶切位点,然后构建至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的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EGFP-UL76,pEGFP-UL76N,pEGFP-UL76C。将构建的质粒通过双酶切和测序验证后分别转染HEK293细胞和HF细胞,IFA检测不同转染组染色体损伤信号γ-H2AX与绿色荧光蛋白的共定位情况,WB检测不同转染组染色体损伤信号γ-H2AX的相对表达量。彗星实验检测不同转染组细胞染色体损伤状况。结果:1.双酶切和测序结果显示pUL76全长、保守N端和非保守的C端编码序列均正确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用EGFP抗体做WB显示各片段均正确表达。2.单独转染pUL76全长或非保守C端,IFA结果显示γ-H2AX与EGFP融合蛋白共定位,且WB结果显示γ-H2AX相对表达量较转染空载体(pEGFP-N1)对照组上升差异有显著性。单独转染pUL76保守N端,γ-H2AX与EGFP融合蛋白不出现共定位现象,WB结果显示γ-H2AX相对表达量较转染空载体(pEGFP-N1)对照组上升差异没有显著性。3.单独转染pUL76全长或非保守C端,彗星实验显示出现染色体损伤的细胞比例明显上升,而单独转染pUL76保守N端,出现染色体损伤的细胞比例变化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4.单独转染pUL76全长或非保守C端细胞内荧光信号主要集中在核内,且绿色荧光信号聚集成斑块样;而单独转染空载体或pUL76保守N端细胞内荧光信号均匀分布整个细胞,不出现聚集现象。结论:UL76非保守C端是引起染色体损伤的决定区域。
其他文献
趋磁细菌是一类能在细胞内积累生物膜包被的,纳米尺寸、单磁畴级别晶体颗粒(磁小体)的细菌。磁小体在细胞内呈链状或丛状排列,作为细菌的“生物磁针(biocompass)”,感受地球磁场
目的 观察鹿茸多肽对冈田酸(OA)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模型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的影响,探讨鹿茸多肽对H
稻瘟病是水稻上重要的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为子囊菌Magnaporthegrisea。了解M.grisea的致病机理不仅有利于稻瘟病的防治,而且作为研究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互作的理想模式系统,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