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金融的发展程度,而经济的发展又受制于金融发展状况的制约。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人们对它的研究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个世纪。大量的研究表明,完善的金融市场能够分散风险、减小交易成本,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在现代金融理论中,金融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已经成为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加上建国时期,政府为了实现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地区实现金融管制,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一直发展滞后,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也一直没能建立起来。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从目前来看,国内农村资金大量流向非农领域,使得农村地区“失血”更为严重,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不健全,金融体系没有能够很好的发挥支农作用。具体表现在:农业银行实行商业化运营,不断收缩农村地区的业务,商业性支农不断弱化。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大量资金投入到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上,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政策性金融支农能力不强。虽然农信社覆盖规模不断变大,但农户和涉农中小企业贷款难等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民间借贷在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却一直得不到国家法律的认可和保护,缺乏监管导致发展不规范。与此同时,我国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很少,正规金融机构覆盖范围较小,农村金融机构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动力不强,农村保险体系始终没有建立起来。总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正是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现状出发,从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角度分析问题。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失衡,农村涉农企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却无法通过正规的金融渠道获得资金,很多涉农企业资金缺口巨大。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大量的资金在农村地区没有投放的渠道,纷纷将资金转移出农村。如何缓解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局面,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作用,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难题。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将金融理论引入到农村市场的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和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分析了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从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找到农村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了其他国家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一些经验,以期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农村金融机构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较为薄弱的一环。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支农能力有限,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仅限于信贷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等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其次,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定为不清晰,业务上存在交叉。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互相争夺优质资源,互相推卸责任。不仅造成金融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无序和混乱。最后,非正规金融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一直不被政府认可,导致其发展不规范,存在问题颇多。对此,本文在最后介绍一些国家较为成熟的案例,并给出一些政策建议。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许多的问题,未来也有很大的发展的空间。如何更好的发挥农村金融支农作用,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个亟待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