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281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经济在整体上实现了巨大发展,与此同时,这种以要素驱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导致了资源过度消耗。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愈发暴露出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推进要素驱动增长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但区域发展存在较严重的不均衡问题。因此,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研究区域内部各主体及不同区域间协同创新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提升创新效率,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首先概述了协同创新实现途径和特征以及区域创新绩效测算方面的现状,然后研究了有关协同创新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对文献进行了述评,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其次,通过梳理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和协同创新内涵,构建了区域协同创新理论分析模型。第三,根据指标体系构建三原则,确定了省际创新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和省际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分别采用欧式距离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了创新协同度和省际创新绩效,并对测度结果做了简要分析。第四,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基于构建的以地理、绩效和经济三种距离为基础的单一和综合距离两类空间权重矩阵,检验分析了协同创新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  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区域内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系统中,企业与其他组织的协同作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不稳定,从长期来看,政府与企业的协同能够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政企协同度每提高1%,区域创新绩效会相应提升5.906%;企业相互之间的协同却会抑制区域创新绩效的增长,当企业之间的创新协同度提高1%时,区域创新绩效反而会降低0.665%,但这种负面作用小于政企合作带来的正面影响,即整体上来看,区域内的协同创新有利于地区创新绩效的提升。第二,区域间的协同创新作用显著,但不同的距离参数所产生的影响大小不同,基于地理距离参数的空间协同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大,经济距离次之,即地理距离仍是影响协同效应空间传播的最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经济距离在这一过程中也占有一定地位。第三,综合距离空间权重矩阵更加合理全面地解释了协同创新过程中蕴含的空间效应,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的综合作用比二者中的任何一个都更大程度的提升了区域创新绩效,空间效应系数值表现为0.524。第四,区域创新绩效还受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地区网络信息化程度、地区研发人员密度和地区技术市场化程度的显著影响,在影响方向上,前三者为正向,第四者为负向;在影响程度上,四个控制变量从大到小的排列依次为,地区教育投入力度、地区研发人员密度、地区技术市场化程度和地区网络信息化程度,即当这四者分别单独提升1%时,区域创新绩效将分别提升3.225倍、提升1.038倍、降低1.021倍和提升0.066倍。  最后,在得出主要结论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建议后,对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加以说明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旨在使学生能够对自然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能够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发掘科学的魅力.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生活化教学展
当前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使得金融市场的风险日趋复杂,保险公司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的提升对金融市场有很重要的影响。保险公司在面对同业间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幼儿的生命.”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期最为典型的游戏形式,角色游戏被幼儿喜爱.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逐渐趋于平行游戏,但
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之一,高中物理重视概念的理解,规律、公式的本质及应用,尤其是模型建构的运用,更加强调思维方法技巧等的综合运用.“补偿法”是高中物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由来已久,提出了很多种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目前,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评价企业绩效,不仅要重视企业的内部效益,更应真实、
当今的高中生,心理承受力差,抗挫折能力弱,容易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按小组推磨排座位的方法,看似公平,但没有照顾到学生身高的差别和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环境,特别是班级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