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老年人跌倒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来源 :南京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_ppp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据统计,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约有1/3的人会发生跌倒。步行能力作为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因素之一,跌倒一旦发生将会带来严重的损伤如骨折、功能下降、医疗费用增加、死亡率上升。年龄增长导致的步行能力下降、步态异常是跌倒的主要因素。步行能力不仅仅是机体本体感觉对关节活动准确位置与地面接触方式控制的结果,还是步行过程中获取正常姿势和关节活动范围的结果。步行能力下降导致的异常步态是关节活动度下降、机体的本体感觉下降的结果,进而影响稳定力线。随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和肌肉骨骼系统功能下降、退化,将会使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因此本文通过对≥65以上的老年人基本情况、感知觉能力、平衡能力以及步态特征等方面的测量,探讨各影响因素与老年人跌倒风险的相关性,进而筛选出与老年人跌倒密切相关的的影响因素和敏感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老年人跌倒风险预测模型。研究方法:选取南京市65岁以上老年人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受试者基本情况、跌倒史等问题,通过实验室测试受试者平衡功能、感知觉功能、步态特征等信息。在分析过程中以受试者是否发生跌倒事件为因变量,各观察指标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回归分析,筛选敏感指标,以建立预测模型。研究结果:1.本研究中近一年发生过跌倒的人数占总测试人数的60%,其中跌倒过1次的占16.67%,跌倒过2次的占33.33%,跌倒过3次及以上占50%。2.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敏感指标进行筛选。结果有5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即性别、膝关节的主动位置觉、双足睁眼状态下的包络面积及压力重心全长和压力重心水平摆动均为使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3.特异性为61.54%敏感性为71.43%,误判率为38.46%,模型的特异性、敏感性较好,误判率较低,因而模型比较理想。研究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敏感指标对跌倒风险的影响程度不同,但模型对跌倒风险的预测效果较为理想,由此可为老龄化跌倒风险的预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目的:讨论艾灸犊鼻穴持续被动活动(下肢康复仪-CPM)用于改善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膝关节障碍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艾灸犊鼻穴辅助CPM,对照组30例采用
目的:观察中药灌注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本研究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研制中药制剂通过介入关节腔,结合有针对性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20例.
城市自来水是“质与量”的高度统一,居民的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量”的供给,更要有“质”的保障。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主要产于我国四大近海海区,是光诱围网、拖网和沿岸定置网具的捕捞对象之一。竹荚鱼曾是黄渤海渔汛围网的捕捞对象,之后产量迅速锐减,1962年几乎无鱼可捕。而南海海域的渔获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大致呈上升趋势,据70年代末南海北部边缘海域调查,在90-200米水深区域竹荚鱼资源密度较高,估算的资源量约为27134吨,同时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