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直义语言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对非直义语言进行研究可以部分地揭示语言和认知操作的奥秘。因此,它越来越受到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的关注与重视,并已成为当今认知心理学和语义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歇后语是非直义语言的一种,它有固定的形式和约定俗成的意义而被经常使用,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一种非直义语言。通过调查的方法建立歇后语库,在此基础上通过5个实验探讨歇后语的认知理解机制。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从调查研究所建立的歇后语库中选择不同的歇后语,将歇后语分别置于直义语境和比喻语境,探讨歇后语的字面义和比喻义的激活速度和方式。控制歇后语的属性来探索歇后语的认知理解的影响因素。实验得到如下结果:(1)在比喻语境中,歇后语熟悉度(familiarity)会影响句子再认,在直义语境中,熟悉度不影响含歇后语句子的再认。(2)高熟悉度的歇后语在比喻语境下,其比喻义被优先激活,其阅读时间较短。在直义语境中,高熟悉度歇后语的比喻义和字面义都难以激活。(3)在比喻语境下,低直义性(literalness)歇后语的阅读时间少于高直义性歇后语的阅读时间。在直义语境中,高直义性的歇后语的阅读时间少于低直义性歇后语的阅读时间。(4)在比喻语境中,直义性不影响高熟悉度歇后语的认知理解,它只影响低熟悉度歇后语的认知理解。(5)在比喻语境中,透明度(transparency)是影响歇后语认知理解的主要因素,高透明度可以促进歇后语的认知理解。实验结果提示,歇后语的认知理解符合显性度假说(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不符合模块假说(Module Theory)和直接通达假说(Direct Access Model)。歇后语的意义理解激活方式是相互作用的混合模型,即如果语境和歇后语的属性对意义的激活具有强的促进作用,其显性度就高,意义理解是直接提取,意义理解过程就终止;如果语境和歇后语的属性对意义的激活具有抑制作用,显性度就低,意义提取的尝试会失败,转而构造与语境关联的意义,其构造的速度与语境和歇后语的属性对其意义构造的抑制作用大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