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主要相关因素,从而指导临床预测。
方法:选择口腔颌面外科老年病人56例,手术前后经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测定,术后评分低于术前1分以上确定有认知功能下降,诊断为发生POCD。记录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重、酗酒史、吸烟史、文化程度、家庭环境、是否为二次手术和平素服用药物的种类数),术前合并症(高血压史、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史、脑梗史、糖尿病史等)。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使用药物(咪唑安定、芬太尼、瑞芬太尼、异丙酚、罗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托品、麻黄碱)的剂量以及是否使用抗生素。术后记录苏醒时间,是否实施镇痛,是否进入监护室及住院时间。记录术前及术后第1日血红蛋白,血球压积,血糖,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电解质等实验室指标。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各因素与POCD的相关性,以Logistic回归分析POCD的危险因素。
结果:有3例患者因术后失访退出实验,最终共有53例患者完成了实验,其中在术后第7日发生POCD的有17人。老年人口腔颌面外科POCD的发生率为32.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家庭环境,文化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二次手术,术中阿托品用量,手术时间,术后是否实施镇痛和是否入监护室,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的变化与POCD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龄、独居、手术后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是POCD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老年人口腔颌面外科POCD的相关因素为高龄、独居、文化程度低、术前合并高血压史、二次手术史、术中使用阿托品、手术时间延长、术后未实施镇痛、术后入监护室、住院时间延长、手术后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下降。而高龄、独居、手术后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是其中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