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女传》是中国第一部妇女专史,成书于西汉王朝由胜转衰之际。刘向著此书的目的在于警策天子,以古为训,保卫皇权。本文对《列女传》成书原因、思想内容、艺术特征、历史和文化意义进行总体概述,并对其文本进行校注。西汉成帝时期,内有后妃扰乱后宫秩序,外有外戚集团干预朝政。刘向作《列女传》是借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和讽喻功能,来劝诫西汉天子,反对后宫逾礼。树立女性形象典范,规范女子道德观念。《列女传》中对“妇德”的要求,是将贞顺节义与胆识才华、聪明智慧的结合。但随着儒家思想的深入发展,贞顺节义观念随之加强。严谨过当的妇德标准也成为后世禁锢、压迫女性的精神枷锁。《列女传》中所列的女子,虽然身份地位不同,却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尊礼、守义。刘向在塑造她们的形象时,运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及内心独白来凸显其性格,使同类女子的形象也各具特色。《列女传》中的女性形象有些成为后代小说、戏曲的取材原型。而唐传奇等之后小说创作方法,也受到了刘向《列女传》的影响。《列女传》不仅版本繁多,其内容也受到了后人极大的重视。今在校注方面共有四部著作及一篇论文:张涛的《列女传译注》重点在于对人名、地名、官名和一些字词的注释,每则故事后面有白话文翻译,并在书的最后附《<列女传>宋人序跋》和《征引书目》,但忽略了对字词的点校和对故事流变的介绍。刘晓东《列女传》点校本则将重点放在了字词的点校上,书的最后有一个整体的校勘记,条理清晰,并在第八卷后附佚文,但对于字词的解释和故事流变没有介绍。张敬《列女传今注今译》和黄清泉《新译列女传》的情况与其类似。这四部书都以字词校注为重点,而对故事流变的探究比较薄弱。而邓军、李萍《<列女传>校点勘误二则》,是对刘晓东《列女传》校点本的两处不妥之处进行分析与校改。本文不仅对字词、典故、史实、名物、官职进行注释,也结合不同版本对《列女传》原文进行校对,并对其故事流变进行考辨,力求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