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沿淮麦区是我省小麦主产区,选育和推广高产小麦品种是确保产量持续稳定增产的重要措施。本试验在阜南进行,对10个供试品种(系)产量三因素、株型性状和生育动态等指标进行了2年研究,初步得出了沿淮地区小麦高产的特征、特性,主要结果:1.产量三要素、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沿淮高产小麦的产量三要素特征最主要表现为穗多、粒较大。单位面积穂数在45万穗/667m2左右,千粒重一般在43g-44g之间,每穗粒数在34粒左右。高产小麦具有高生物产量,单位面积生物产量一般高于1300kg/667m2,增加生物产量主要是保证一定的有效穗数,增穗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已经达到一个较高值,在0.46-0.48之间。2.株型:高产品种(系)的株高较矮,在75cm-78cm之间。小麦高产应保持相对较矮的株高和较短的节间及适当穗下节,降低株高主要是使基部节间变短。小麦高产育种中选择穗长较长,小穗数较多,粒数叶比较大、退化的小穗较少的品种更有助于提高产量。沿淮高产小麦叶片特征是倒一、倒二叶短而宽,倒三叶短而窄。高产小麦具有较高的高效叶面积指数,在5.2-5.5之间,高效叶面积的增加主要靠提高倒一叶叶面积。3.生育动态:高产小麦叶面积指数在生长过程中相比产量较低的品种(系)叶面积指数明显偏高,在孕穗期达到最高值,叶面积指数在9.0左右。生物产量在整个生长期内一直较高,尤其在生长后期明显较高,收获期生物产量达到1300kg/667m2以上。苗期、孕穗期和花期生物产量与产量相关极显著。在10个供试的高产品种(系)中,产量相对较高的品种(系)在灌浆过程中千粒重并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