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指患者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打击引起的心脏有效收缩和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在发生心搏骤停的同时,人体因为出现缺血和缺氧而导致自身的组织和器官发生坏死,再加上抢救的不及时,患者的生命会受到威胁。同时随着我们国家整体社会年龄结构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现象也日益增多,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多。相关数据表明,当周围人一旦出现心搏骤停的现象时,当时目睹情况的第一责任人应马上对发病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这不仅会对当时的情况有所帮助,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治疗。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对心搏骤停病人进行立即抢救的重要手段,经过规范的心肺复苏抢救的病人可恢复自主循环呼吸。虽然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但是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并不理想。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ctive Abdominal compr ession-de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AACD-CPR)法是通过相应仪器作用于心搏骤停患者腹部来改变胸腹腔压力以达到复苏效果的救治方法,但是,关于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方面的研究甚少,尤其缺乏此方面的临床研究,因此,我们提出本课题,旨在通过对AACD-CPR和标准CPR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氧合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AACD-CPR的临床疗效进行完整的评估。目的通过AACD-CPR组和标准CPR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全身动静脉氧合度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的变化情况,对AACD-CPR的临床疗效进行完整的评估。方法1试验方法心搏骤停临床治疗的方法:标准CPR(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STD-CPR)组,该方法运用标准胸外按压模式来进行心肺复苏,AACD-CPR(Active Abdominal Compression Decompression,)组,该方法运用腹部提压的模式进行心肺复苏,CA患者常规行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心电监测、建立静脉通路,并对需要除颤的患者给予除颤,其他相关的救治内容均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的指南标准进行实施。终止抢救的标准:依据2015版AHA指南的标准,若被抢救者符合以下各项可终止抢救:(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2)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3)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4)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5)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待家属同意后可终止抢救。2腹部提压CPR的操作方法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采用北京德美瑞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研发并投入生产CPR-LW1000型复苏仪,该仪器由参数显示屏、升降手柄和负压吸盘三部分组成。施救者双手紧握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的手柄,将提压扳平放在被救者的中上腹,负压装置的开口与被救者的皮肤紧密结合,然后以100次/min的频率连续交替垂直向下按压与向上提拉,按压50kg的压力,提拉30kg的拉力。3观察指标3.1在医学上评价临床心肺复苏的关键指标是:心搏骤停者自行恢复循环的有效时间。(ROSC进行评价的相关准则是:测试到患者自身恢复窦性或者室上性心律,其自身的平均动脉压≥60mmHg,保持时间≥20min)。3.2在医学上评价临床心肺复苏的非关键准则:分别对患者复苏前中后阶段不同时间的心率、血压等基本指标进行测量,并通过基本数据进一步计算患者自身的平均动脉压。并在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半小时和一小时内进行存活率的记录和保留。同时检查仪器本身的安全性,操作性和携带便利性,以此做出准确且安全的评价。同时保证患者治疗结束出院后按照AHA实行的准则进行接下来的治疗工作。3.3氧合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混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血乳酸水平,甚至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结果1本研究经过筛选和对不符合要求的病例剔除之后共收入75例患者,且患者均来自于郑州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时间为2016年8月份到2017年12月份,入院后常规行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抢救,而对于存在胸外按压禁忌的患者进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腹部提压组共入组38例患者,随机选取同期进行标准心肺复苏的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体重、身高、心搏停止时间、性别、体重指数(BMI)均无显著差异(表1),当出现心搏骤停的即刻,患者的平均脉动压以及血气结果的统计相关性也不存在显著差异(表2)。2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的监测结果(表3):复苏前,两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氧合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苏成功时及复苏成功30min,两组HR、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部提压CPR组SPO2、pH、PaO2、Lac、PaCO2、SvO2差异显著(P<0.05),腹部提压组ROSC及ROSC 30min存活率较高(分别为9.2%vs 19.6%,8.0%vs 19.6%,但P>0.05)。3氧合指标变化趋势(表4)显示:复苏前至复苏成功30min,两组SPO2、pH、PaO2、ScvO2均呈上升趋势,Lac、PaCO2呈现下降趋势;腹部提压CPR组SPO2、pH、PaO2、Lac、PaCO2、ScvO2变化趋势更明显。4临床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情况(表5):AACD-CPR组与STD-CPR组比较可知,AACD-CPR组ROSC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ROSC率和2周生存率虽然有所升高,但是差异数据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STD-CPR的复苏效果相比,AACD-CPR的复苏效果较好,同时,ScvO2可能是一个简便快捷反映复苏过程中氧供需的临床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