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角色认同既是一个个体心理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已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这是本研究探讨大学生角色认同问题的直接现实动因。同时,国内外对大学生认同问题的考察多遵循的是艾理克森开创的自我认同研究取向,亦有从角色认同、社会认同的角度考察大学生运动员角色认同、大学生民族身份认同、大学生志愿者身份认同、大学生基督徒身份认同的研究,但从“大学生”这个角色身份本身入手来进行考察的研究较少。因此,从现实层面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来讲,开展大学生角色认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旨在从“大学生”角色身份入手来探讨当代大学生认同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具体的考察分析。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将角色认同界定为:个体对其所承担的角色身份进行认知、体验以及采取与角色一致的行为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主要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编制出结构清晰、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能有效诊断当代中国大学生角色认同状况的测量工具。其次,考察当代中国大学生角色认同的特点和显著性角色认同的特点,并探讨性别、生源地、专业、年级等变量对大学生角色认同的影响;同时结合访谈材料、大学生网络博客日记,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第三,考察大学生角色认同的内部心理机制,探讨大学生角色认同内在结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大学生角色认同的外部因素,角色认同对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角色认同是一个由积极认同、消极认同构成的二维结构;积极认同的构成因素包括:角色定向、角色体认、角色适应;消极认同的构成因素包括:角色冲突、角色懈怠、角色对抗。自编的大学生角色认同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鉴大学生角色认同的有效工具。(2)大学生角色积极认同的平均值为3.30,稍稍高于临界值。进一步分析发现,角色体认、角色适应的平均值分别为3.38、3.48;“角色定向”因子的平均值为2.84,等级评定介于“比较不符合”和“难以确定”之间,且CV值较大,表明大学生在这个从属于“积极认同”的因子上呈现为一种离散度较高的中偏负向的认同状态。(3)大学生“消极认同”及其三个一阶因子的平均值均小于临界值3,取值范围在2.43-2.85之间,也就是等级评定介于“比较不符合”到“难以确定”之间,是一种中偏负向的认同状态,不过其CV值较大,介于0.20-0.33之间;特别是“角色对抗”因子,虽然其平均值最小,但CV值最大,表明这类负性的角色认同状态在整体上虽非显著,但存在局部显著。(4)“积极认同”、“角色定向”和“角色体认”的性别主效应显著,即男大学生在这三个因子上的评定等级显著高于女大学生。(5)“角色定向”的生源地主效应显著,即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评定等级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表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清楚其大学阶段的角色目标。(6)“角色定向”、“角色体认”、“积极认同”的年级主效应显著,且呈现出独特的阶段性变化趋势,事后比较(LSD)发现,大二和大四学生在这三个因子上的评定等级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三学生,也即积极的角色认同状态在大一至大二期间表现出上升趋势,在大二至大三期间表现出下降趋势,在大三和大四期间又重拾升势。(7)通过综合性的指标评定,表明大学生目前显著性角色认同的评定等级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学习、人际关系、社会实践、职业准备、情感体验、公民行为、政治追求。(8)角色认知(含角色定向和角色冲突)对角色体认只有间接效应,积极应对(角色适应)和消极应对(角色懈怠、角色对抗)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即角色定向和角色冲突这类角色认知因素是通过角色适应、角色懈怠、角色对抗这类应对方式为中介间接作用于角色体认的。(9)自我期望、社会期望、自我评价对角色定向有显著预测作用,即自我期望、社会期望、自我评价对角色定向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表明过高的自我期望、社会期望、自我评价对角色定向会产生负效应。(10)积极认同与自尊、自我效能感成正相关,即积极的角色认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消极认同与自尊、自我效能感成负相关,即消极的角色认同会削弱大学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总之,本研究对大学生角色认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另辟蹊径,从“大学生”角色身份本身入手来探讨大学生认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相关研究的领域。本研究建构了一个新的角色认同结构模型,也编制了国内第一个大学生角色认同问卷;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了当代大学生角色认同的现状与特点,考察了角色认同的内部心理机制,考察了大学生角色认同的若干前因、后果变量等。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可为高校教育者因应大学生角色认同问题提供参考借鉴,也有助于我们从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教育政策、社会环境等社会性因素方面来认识大学生角色认同问题,并引起相关“重要他人”的重视与反思。同时,本研究在方法的运用上,充分将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了相互映证,使所探讨的问题得到比较全面、深入的剖析。本研究存在的主要局限是对大学生角色认同的探讨,基本上还是一种静态的状态考察,而缺乏对大学生角色认同发展过程的动态考察,在以后的研究中也许有必要采用追踪研究的方法。同时,今后的研究还应该在大学生群体身份认同和大学生角色身份认同之间的互动机制,大学生角色认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的关系,角色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关系等方面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