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日趋成熟,企业并购案例日益增多,不断发展壮大的证券市场与风云变幻的信息使得会计信息披露要求越来越高,与此相关的会计学研究课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商誉本质的探讨、如何确认计量及商誉披露后是否对市场产生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商誉是一种能够使企业获得长期超额收益的无形资产,而影响企业获得和保持这种超额盈利能力的因素众多,商誉本质上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区别于会计中其它可辨认资产的一种特殊的资产,具有不可辨认性和总计价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商誉金额大小可以说明企业持续获得高于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能力大小,而企业未来盈利的现值实际上就是一个公司的市值。因而,如果市场是有效的,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是无偏的,那么商誉越大公司市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即商誉具有价值相关性。商誉与公司市值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所掌握的资源的真正规模与价值,提高经营业绩;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会计信息和了解企业;也为制定会计的相关准则提供参考依据。目前,我国对商誉价值相关性的研究很少。本文选取2008年-2010年3年间商誉非零的沪市上市A股作为样本,通过Feltham-Ohlson模型实证检验及Vuong检验方法,研究了商誉对公司市值的价值相关性。本文研究发现:商誉对公司市值.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使企业具有超额盈利能力的“商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价值;其次,当年有新增商誉的公司所披露的商誉金额对公司市值的影响程度更大,因为商誉是一项不可辨认的存量资产,投资者认为新增溢价并购事件使这一存量资产的金额增大了,实质是公司获得了新的超额盈利点,而市场对它的关注放大了它对市值的影响能力;再次,谨慎原则下会计计量,计提减值损失后的商誉,作为资产,其质量更好;因为当企业发现以前非同一控制下溢价并购的子公司盈利能力下降而出于会计谨慎原则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可见市场认为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商誉金额比未计提减值准备的商誉原值更谨慎,更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