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百年的吐蕃攻占时期,敦煌文学创作并没有中断。仅存于敦煌文献中的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吐蕃攻占河西过程中的珍贵历史,以及吐蕃统治下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从史料价值上说,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比远距离观望的正史更有价值;从文学价值上说,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学发展状况,以及它们在敦煌文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钩稽、整理出大致创作于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分别从诗歌、官私文书、碑铭赞、各式斋文,以及讲唱文学等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详加分析。从而说明这一时期并非如学术界曾经认为的那样“作品寥寥”;并结合这一特定历史文化背景,揭示出以汉人为主体的敦煌民众所赋予作品的特殊内涵。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对“吐蕃攻占时期的敦煌文学”这一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并陈述该论题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从吐蕃攻占河西和吐蕃统治河西两个阶段入手,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介绍“吐蕃攻占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第二章对该时期诗歌作品进行考察。选取了“陷蕃诗”和“马云奇诗”等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加以重点分析,由点及面地体现该时期诗歌状况,以及诗歌发展变化过程。第三章对该时期文类作品进行考察。根据运用场合的不同,将这一时期的文类作品分为世俗应用文、佛事应用文和碑铭赞三类,并分别结合具体作品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逐一考察。第四章对该时期讲唱文学作品进行考察。从文本入手对作品进行分析,并结合历史背景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结语部分对吐蕃攻占时期的敦煌文学做出总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