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hBD-2在正常组织、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口腔扁平苔藓、口腔鳞癌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hBD-2与口腔黏膜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及其在口腔黏膜癌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NOM)、30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早、中、晚期各10例)、15例扁平苔藓(OLP)和15例口腔鳞癌(OSCC)(1级)组织中hBD-2的表达情况,计算阳性表达率并测量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MO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BD-2在NOM、OSF、OLP、OSCC中均有表达,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和基底细胞胞浆膜上。2.hBD-2阳性率排序为OSCC>OSF(早期)>OLP>NOM。OSC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后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F(早期)、OLP、NOM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OSF中期hBD-2表达明显上调(P<0.05)。3.hBD-2平均光密度值由大到小排序为OSCC>OSF(中期)>OSF(晚期)>OLP>OSF(早期)>NOM。OSCC与NOM、OSF(早、中、晚期)、OLP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NOM与OSF早期以及OL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BD-2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口腔扁平苔鲜、口腔鳞癌的表达及分布情况不同。2.hBD-2在OSF各期中表达程度不同,可能提示hBD-2与纤维化进程有关。3.hBD-2能否作为口腔黏膜癌变诊断及预后的参考指标,尚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