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编织材料因其优良的综合性能以及可设计性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编织工艺多为二步法、四步法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而来的编织方法,由于三维编织方法的局限性,不仅使得编织材料的种类有限,而且材料本身的性能也有待提高。因此,新型编织工艺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空间群R3对称性的新型三维编织材料的几何结构是利用空间对称群理论推导而来的。该新型三维编织工艺与现有的预制件编织工艺相比,它兼具四步法、二步法的特点。在基于空间群R3对称性的三维编织工艺的基础上,使纱线在每层织物的编织中都能够贯穿于各个成型方向,纱线按照一定规律循环并在空间交织,最终形成性能优良的整体预织件。本文针对该新型三维编织材料,深入研究了该材料内部几何结构的推导方法和材料中编织纱线的运动轨迹,设计出了基于该新型三维编织材料的两种编织工艺方案,通过对比两种方案的特点,选择了便于工业化的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该新型编织材料的基础单胞和织物的三维模型,并且进一步研究了该工艺的实验装备及工艺可行性。通过对选定的基于空间群R3对称性的新型三维编织工艺方案的研究,设计了能够实现该新型三维编织工艺的主传动系统、工作台运动零部件的结构,重点设计了纱线携带器及其支撑件、驱动组件等的结构,并确定了各运动部件的分步运动方案。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对原理样机的工作台等主要部件进行了三维建模。根据基于空间群R3对称性的新型三维编织工艺要求,通过实验装置编织出了该新型三维编织材料的样件。通过对比该新型三维编织的仿真三维模型和编织而得的实体样件,证实了该新型三维编织工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通过建立该新型编织几何结构的分析模型,推导出了织物结构和相关工艺参数的数学关系,建立了关于织物的纤维体积百分比函数,预测了复合材料纤维体积百分数的可能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