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8年世乒赛男团决赛中,由马龙、樊振东和许昕领衔的中国男团,以3:0的比分击败由波尔、菲鲁斯和弗朗西斯卡三人组成的德国男团夺得冠军,中国队第21次搏得此项赛事的头筹,并创造了乒乓球大型赛事的9连冠,出色的达到了本次赛事的目标,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队员选拔的也可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在本次比赛中,中国队虽然发挥出色,但是以年轻小将为主的德国队对我们造成了很大威胁,随着其比赛经验的丰富和技术的提升将成长为中国队的劲敌,所以本次比赛意义非凡,为中国队的日后训练和备战敲响了警钟。本文利用现有的研究资料,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单项优劣势技术分析法、三段指标评估、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将观察对象选定为双方参加决赛的6名队员,最后对其技战术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对2018年世乒赛男团决赛中国队与德国队参赛队员基本情况及比赛对阵情况进行了了解分析,中国队队员在参赛经历和比赛经验上都要优于德国队队员,在世界排名上中国队领先于德国队,但在年龄上,德国队除了波尔年龄较大以外其余队员都比中国队队员年轻,说明德国队在发展队伍年轻化标准上做出了努力。(2)分析中国队与德国队的技术运用,并进行了对比,德国队在主要技术使用方面得分率都低于中国队。其中,中国队最大的技术优势在于正手位技术,分差达到了28分,反手技术的得分低于零说明反手技术是中国队的薄弱点,在往后的训练中需要针对性的加强反手技术的稳定性练习,两队实力差距最小的技术是台内挑搓,这是所有技术中德国队使用效果最好的技术,发球失误方面,德国队要多于中国队,这也可以说明德国队年轻球员的稳定性不够及缺乏大赛经验。(3)在中国队与德国队比赛战术运用方面,中国队马龙无论是在接抢段还是在发抢段战术评估都为优秀,在相持段被评估为不及格,可以说明他控球方面在本场做得很好。樊振东在发抢段和相持段被评估为良好,接抢段为优秀,他在赢得比赛且稳定发挥的同时还展现出了较高的技战术标准。许昕发抢段评估为不及格,接抢段和相持段为良好,说明其本场的优势主要源自接抢段和相持段。德国队的波尔在接抢段被评估为及格,其它两个阶段都为不合格,他在比赛中处理球方面做的较好,技术较均衡,但是不具备攻击威胁性,反手防守是他的短板。在发抢段和相持段都被评估为不及格的菲鲁斯,接抢段被评为及格,在比赛中各项技术都不突出的原因在于相较于顶尖选手的樊振东,缺乏稳定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比赛经验。弗朗西斯卡接抢段和相持段评估为及格,发抢段评估为不及格,反手技术是他的短板,形成相持之后,失分很高。(4)在中国队与德国队三段指标对比方面,根据本届世乒赛决赛的数据统计中显示中国男团在各项比赛均优于德国队。得分率方面,接抢段中国队为优秀,德国队为良好。发抢段中国队为及格,德国队为不及格。相持段德国队得分率仍是不及格,中国队又是优秀。使用率方面,在发抢段德国队略高于标准,两队基本持平。接抢段两队均偏高于标准。相持段两队持平,这说明了中国队在比赛中没有过多进入相持,充分发挥了前三板的优势,但还是需要加强发球抢攻系列战术的运用,缩短对峙时间,快速高效的拿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