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世界的拯救之光——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阿瑟·米勒的《严峻的考验》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瑟·米勒(1915-2005)是一位公认的二战后著名美国当代社会戏剧家。米勒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戏剧的创作和研究之中,并获得许多戏剧奖项。他特别关注戏剧的社会功能和道德作用,因此被誉为美国的良心和美国舞台上的道德之声。米勒热爱生活、具有同情心、人文精神,并对社会充满道德关怀。他高度评价人类美德、善于从普通人的身上发掘真善美来使人们纯洁高尚,并痛恨一切罪恶和不道德的行为。米勒的这些伦理道德观在《严峻的考验》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文学过去和现在都是一种富有特点和不可替代的道德思考形式(Goldbeerg1993),并对社会和人类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因此,中国批评界的一些学者在聂珍钊的带领下在国外传统伦理批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文学伦理研究方法,并为实现文学伦理价值的回归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虽已有许多学者应用文学伦理批评对文学经典进行重新解读,但是鲜有学者从伦理视角解读阿瑟·米勒的《严峻的考验》。本文拟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严峻的考验》中所体现出的十七世纪美国清教社会的伦理关系,包括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三方面,从而解构清教伦理体系,揭示该剧反映的清教徒的生活特点,并进一步挖掘米勒的道德意图及该剧的深层伦理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指出普通人的道德成长经历,带给人们一些伦理道德启示。 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米勒的生平及代表作;指出米勒的代表作之一《严峻的考验》作为一部道德寓言,真正体现了米勒的伦理道德意图;随后笔者概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总体结构。 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本章第一节集中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意义、理论架构、方法论等。第二节概述了国内外对文学伦理批评的研究状况,在笔者所掌握的资料的基础上指出国内可能还未有人应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解读《严峻的考验》。第三节评述了国内外对《严峻的考验》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视角对该剧进行了解读,但大多从政治或历史角度,分析人物性格和主题,虽有部分学者应用女性伦理和商业伦理进行分析,但是对伦理关系的分析尚不够全面。 第三章通过分析人与自我之间的伦理关系,揭示了清教社会中自我的虚无,并引起人们关注内心的自我、追寻真我。本章共分为三节,包括自我的空虚、探寻本真自我和小结。第一节探讨了清教主义的反人性教规如何压抑自我、导致自我的虚无,特别分析了艾比盖尔迷失自我和堕落的过程。在第二节中,笔者详细阐释了普罗克托在短暂的迷失以后,如何逐渐回归本真,并指出米勒通过普罗克托自我的重新认识来鼓励人们追寻本真的自我。第三节对本章的自我解读进行了总结,指出《严峻的考验》的自我伦理意义,并提出自我救赎在罪恶的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四章论述了清教中人与人的关系。笔者通过剧中人们无止境的冲突,揭示了清教社会中人际关系的虚伪,并提倡人们净化灵魂。第一节分别从朋友、敌人、邻居以及富人和穷人的角度,描述了清教徒之间的虚伪。由于清教主义的有限得救论,人们之间是敌对和排斥,甚至相互利用的关系。第二节主要以普罗克托为典型讨论如何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善待他人、结交朋友。第三节对前两节进行总结,指出米勒对人与人关系的关注,以及他的作品体现出的人际伦理对现实社会的指导作用。 第五章集中分析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家庭的悲哀和社会的混乱。在第一节中,笔者分析了造成清教家庭冷漠和孤独的原因,即清教主义的狂热信仰割断了亲情的关怀。第二节阐释了社会的混乱,即整个清教社会都笼罩在这样一种严厉且具压制性的伦理思想之中,破坏了社会伦理的平衡。第三节主要讨论了人们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与清教作斗争、坚持社会正义,为社会转型时期恢复伦理道德秩序、构建社会的和谐做出了努力。 最后一章为结论部分。首先,笔者总结全文并阐释本研究的含意,发现该剧虽为悲剧,但这种悲剧性的胜利鼓舞人们为理想中的美好生活而斗争。《严峻的考验》的结局证明了清教主义的反人性伦理将没有前途,人性最终会崛起。其次,笔者指出了本文的不足。由于笔者学识尚浅和资料有限,使得本研究尚不够全面和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笔者提出今后的研究趋势,并总结本章的内容。 总之,通过分析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笔者认为该剧集中体现了米勒的伦理价值观,感受到了米勒赋予戏剧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小人物的关怀,并鼓励人们寻觅合理的伦理秩序、重建伦理价值坐标。米勒希望人们通过与邪恶势力作斗争,来摆脱迷茫、来净化灵魂、得到真正的幸福。
其他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步入了一个讲究理性和逻辑的时代。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深深影响着美国大众,使他们对人类情感和精神自由视而不见。文学领域因为缺乏个性而变成了一片荒
目的:提高婚检率,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采取一站式服务,在新婚夫妇办理结婚登记的同时,免费给予健康体检和卫生咨询指导。结果:婚检率由原来的0.39%提高到60
全省党委办公厅(室)系统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掀起了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的高潮。前段竞赛活动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五句话即:思想上
珠晖区粤汉街道党委、办事处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街道社区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抓
9月1日至2日市委先后召开了市直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各界人士座谈会和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座谈会,就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征求意见。徐明华主持会议,刘伦策、杨邦伟、蒋勋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正丁酯气相色谱直接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活性炭管吸附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正丁酯,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气相色谱(FID)测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现实教育背景下经历了高速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新生的适应生产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中国已经加入了世贸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王四贝,字砚池、桃源居士、点石斋主。1963年生于河北任丘。任丘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早期师从夏连雨、路雨年。作品多次在全国书画展览中获奖。2010年,作品《观云图》获第二届
本文阐述了在中国特定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凝练的、以“两弹精神”为核心的“两弹文化”,该文化的背景、内涵及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渊源关系;论述了在新时期、新的形势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