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市场趋于多元化,许多设计师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设计的走向,着眼于社会弱势群体已成为世界所面临的重点课题。在人类共享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的同时,视障儿童群体却很难像常人一样平等地参与到社会生活,由于视力的缺失,阻碍了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事物认知不完善,在其工作、学习、生活或从事其他活动中都带来了诸多不便。本课题从感官代偿的角度切入,从人的感官生理机能出发,寻找合理的契合点来研究,旨在感官代偿特有的特征以及视障儿童产品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视障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维度进行分析,并结合设计实例论证了感官代偿视角对视障儿童产品设计介入的可行性,视障儿童的感官代偿产品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儿童的使用需求,而且在成长的过程中起积极引导作用,还能促进其心智的发展。课题以感官与认知、通感和感官代偿为理论基础,归纳了感官代偿在视障儿童产品设计中的意义与价值指向,并总结出视障儿童产品的感官代偿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策略,来更好的指导和验证设计实践。论文由三大版块构成,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研究,论述了感官代偿及相关理论研究,理论由浅到深,构建出对感官感知信息更深层次的理性认知;第二部分,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在分析视障儿童的认知与行为特性基础上,对视障儿童群体及相关用户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视障儿童的真正需求;第三部分,设计研究,从感官代偿的角度对视障儿童产品设计进行思考,分析产品的不足之处,以及探讨现有产品表达方式的优势,从而更好的寻找设计创新的机会点,并分析了具体设计过程中的影响要素,总结设计原则,提炼设计策略,来指导设计实践,进而验证提出的论点,研究主线主次分明,是上升到意识层面的建构。将人的感觉感知信息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在人性化理念的指导下最大化的满足受众需求,帮助感官障碍者补偿缺失的功能,实现感知方式的最优化。由于感知器官具有可塑性,人体在感知信息时会存在相融互通,视觉障碍儿童在使用产品时能从触觉、听觉等感觉中获取信息,并能深层次的挖掘障碍儿童所需产品的理性特质和感性特质,使得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辅助视障儿童感知和认知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