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火针疗法取得疗效的机制及其“火光”能量治病的可能原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火针疗法,30例)和对照组(艾附暖宫丸,30例),均于经前10天开始治疗。火针治疗组选取穴位肩井、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均取双穴)、关元,消毒后用中粗火针快速点刺,每个穴位刺激量均为3次,按照“快、准、稳”的要求,快进快出,不留针,出针后迅速用干棉球按压。隔日施治一次,共治疗5次。药物口服对照组,口服艾附暖宫丸,每次6g,bid。共服药10天。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完成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痛经症状(COX)、疼痛分级指数(VAS)评分及临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33.3%),显效13例(43.3%),有效3例(10.0%),无效4例(13.4%);对照组治愈5例(16.7%),显效6例(20.0%),有效10例(33.3%),无效9例(3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分别为86.67%和70.00%(P<0.05),表示两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痛经轻重分级(VAS)评分及痛经症状(COX)评分,均较治疗前减轻,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期追踪访查时,发现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1.54%和38.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不良事件。结论:火针疗法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无论是从近期疗效(减轻痛经程度或消除临床症状)还是从远期疗效(复发率),两方面都有很好的止痛和整体调理作用。火针其操作过程快速简捷且火针绿色环保、可重复利用,其性能响应了21世纪提倡环保节能的理念,节约医疗资源,具有一定的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