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a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对于残疾人一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其不仅仅可以帮助残疾人解决生存问题,也同样是残疾人获得社会认同、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途径。但是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较与健全人在生理或者心理层面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往往残疾人在就业率以及收入水平上远远低于健全人的普通水平。社会上对于残疾人存在的认知偏差也无形中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等社会等多个方面对残疾人形成一系列的社会排斥问题,加剧了残疾人的就业困难,更是阻碍了残疾人社会融入的步伐。虽然我国政府在过去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制度条例以及相关政策,对于残疾人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社会物质经济条件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残疾人权利观念的不断深入,残疾人对于平等就业、充分就业的诉求程度不断加深,而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帮助残疾人脱离困境,通过帮助残疾人群体合理就业,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质量,摆脱被边缘化、被排斥的状态成为了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上海市为例,重点关注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群体,通过2016年上海市残疾人动态更新调查数据以及对上海市残疾人救助政策的梳理,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社会排斥理论基础之上,按照个体-家庭-政策-社会参与这一分析框架,探究了上海市残疾人群体的就业状况以及影响其就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口统计变量中年龄、性别对就业行为有显著影响;家庭变量中,经过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家庭的就业可能性较高;在政策变量中,但就业服务以及残疾人养老、医疗保险补贴的福利正向激励了残疾人的就业,而低保以及其他残疾人制度福利却对残疾人的就业有着负向影响;而在社会参与变量中,接受来自社会层面的福利以及参与社区活动对于残疾人的就业行为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在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上海市残疾人就业的三点对策建议:一是化残疾人就业帮扶体系,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二是推进残疾人福利供给侧改革,构筑“一主多元”服务格局;三是加强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打造无障碍宜居社会;四是丰富社区残疾人文化服务,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入。
其他文献
兰州市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养育着独特的食用百合品种,其色泽洁白、肉质肥厚、口感香甜。兰州鲜百合年产量高达10万多吨,产值超过5000万元,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兰州百合
印刷人翘首企盼的Drupa 2008终于到来!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Drupa对全世界印刷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作为印刷人,我们无不对此次盛会憧憬有加。印刷企业的Drupa战略,应当是以Dr
目的:探讨自体采血疗法对高容量顽固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于湘潭市中心医院住院诊断为高容量顽固性急性心衰患者24名,将入选研
一、营造农村实用型人才的扶持环境营造扶持环境,为农村实用型人才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一是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加强政策引导,对于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适合于农村经济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利益和幸福出发,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脱贫攻坚的新策略、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要求作为新时代扶贫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被专门论述。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目前已步入“最艰难阶段”,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需要不同于以往的智慧和力度,来完成“脱真贫、真脱贫”的目标。怀化市A区是武陵山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深度贫困地区,具有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
框架-核心筒结构广泛应用于中美两国,本文建立了一简化框架-核心筒结构,按照中美规范在保证相同地震危险性、相同附加荷载、基本相同的场地条件和基本相同的材料强度的情况下进行抗震设计。并将两结构尽量优化到层间位移角限值,得出结构配筋,进而建立精细化弹塑性分析模型,比较两结构抗震性能。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中美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计相关条文进行了对比。对两国抗震设防水准、抗震设计方法、地震作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