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弼人性论中儒道合流的特征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ne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王弼人性论中的儒道合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王弼人性论的专门论述。其次是具体针对王弼“圣人有情”的观点,来看待王弼人性论中的儒道合流特征。最后是讲王弼人性论,尤其是“圣人有情”论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算是对王弼人性论的儒道合流给予一个历史的具体注释。 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说王弼人性论吸收了道家的动静观念来改造汉儒通认的人性论。王弼以前的人性论都在“性”和“情”的善恶阴阳问题上苦做挣扎,但王弼改变了性情对立的情况,以性统情。具体说来,就是以道家的自然人性观为基础,认为“性”本朴实,混沌而无善恶:同时在情的问题上主张情分善恶。情的“善恶双遣”是性的朴实被破坏的结果,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性即是情,情即是性。也就是说,王弼用一种体用合一的方法论将性和情统一起来,其中有道家的“动”、“静”、“无”等概念,也有儒家的“阴”、“阳”、“善”、“恶”等概念,比较成功地在人性论上达到了儒道的融合。 第二部分是对“圣人有情”的具体论述。首先从哲学基础来说,圣人有情论的本体论基础是王弼的“贵无”,这本身有很浓烈的道家色彩,而对圣人问题的关注从来都是儒家的特色。故而体现出儒道合流。其次从人生哲学来说,“圣人有情”一方面体现出儒家的中庸思想,一方面又体现出道家(主要是《庄子》)的逍遥思想,故而在这个层面同样体现出儒道合流。 第三部分是王弼人性论,特别是“圣人有情”思想,在历史上的具体影响。一方面王弼的体用如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显著表现,同时,就当时来讲,王弼的圣人有情虽然帮助人们对自我感情进行认同和发掘,但是他的理论为纵情乃至纵欲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淡化和软化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其他文献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然而传统的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导致传统技术创新评价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及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这无法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的主旋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目标将是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三赢”。传统的技术创新评价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即加入生态效益评价的内容。本文回顾了传统技术创新评价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和发展,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积极探索物理教学方法,改革教学,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主,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作为物理老师,应重视因材施教,不断地实践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力争
期刊
哲学从根本来说是一种对人类生活的终极关怀.哲学理论面对的是人和人类的生活世界,体现的是人对自身生存意义的理解和价值理想的追求.辩证法作为"唯一符合哲学本性的思维方式
从古今国内外对朱熹的研究现况来看,学者专家对朱熹的理学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也对朱熹的易学进行过探讨,近几年,有些人开始注意朱熹理学和经学关系的研究,而易学又是经
学位
伊壁鸠鲁所处的时代是古典城邦制度的脚步逐渐迈向衰落的时代,在城邦破败这种环境下,人们不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逐渐丧失了对城邦政治的热情,更多地从个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