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通过借鉴国内外土地整治研究成果,结合地学理论、生态学理论、土壤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土地利用规划学理论对土地整治中的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设计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地整治中的单个工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四大工程间的关系,即土地整治中四大工程不是孤立的,处理好工程之间的布局与衔接能显著提高土地整治效果。其次,通过研究《安徽省泗县土地整治项目》和《宿州市埇桥区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等淮北平原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土地整治工程,总结了淮北平原地区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认为土地整治就只是土地平整,不考虑项目区实际情况,均要求农田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大量破坏了耕层熟化土壤;沟渠一味截弯取直,破坏了当地生态;路网与灌溉排水系统和防护林系统等规划设计不能有机配合,不利于田间管理,与项目区外部的道路也没有充分衔接,形成不了统一的农村道路网等。重点结合淮北平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等自身条件对土地整治工程布局和衔接加以研究。在《安徽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要求下,根据《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并结合当地实情对泗县的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进行分析。最后对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土地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项目区内的地貌、地形、气候、水文、水资源状况、沟渠、道路、土地利用方式、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还会与项目区外很多因素如水系、交通、城镇分布等有关。以上因素对土地整治各个工程的设计和整体布局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很多因素之间还有相互影响。因此,要想实现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必须把土地整治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将以上因素统筹考虑,注重四大工程的衔接,使之协调一致,整体最佳,使土地利用系统内部及其与环境之间能相互融合,提高土地整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