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国银行采取的都是存贷款立行的经营模式,也就是利用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差来获得利差收入。在中央银行利率管制的条件下,中国银行可以通过稳定的存款和贷款利差获得盈利,这样不会给银行带来太大的风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扭曲了资金的价格,使得资源出现了错配的现象,不能使利率经济杠杆的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在不断的推进,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存贷款利差减少,这样对中国银行的传统的经营模式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也给中国银行传统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中国银行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一方面需要继续巩固加强原有的传统借贷业务,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断创新推进中间业务,只有中间业务得到长足的发展才能在利率市场化背景在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同事还能规避恶性价格竞争所导致的经营风险,这样才能为中国银行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本文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进行了分析。主要论述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介绍了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经营的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包括:引发中国银行创新;引起中国银行存贷款利率先上升后回落;缩小中国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增加利率的波动性;加剧中国银行和其他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中国银行的脆弱性;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然后通过对中国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得到中国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发展中间业务意识不强;中间业务经营环境差;中间业务规模小,贡献低;中间业务综合技术和人才低下;传统中间业务占主导地位,创新不足。然后对中间业务对中国银行抵御利率市场化冲击的影响以及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国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优势进行了分析。 文章最后,在前文分析了中国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如何发展中间业务提出了一些对策。主要从五个方面提出对策:明确中间业务在中国银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完善中间业务经营管理机制,加强经营环境风险监督;运用营销手段推广中间业务产品提高中间业务规模;增强中间业务的竞争力、加强中间业务人才培养;加快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创新速度。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中国银行在当前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间业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