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舌下络脉诊是中医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显露易见、反应灵敏,为临床观察人体气血、津液盈亏和瘀血轻重的重要指征。我们在长期的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临床研究中发现,上述患者多伴有舌下络脉的扩张、迂曲等形态及青紫、绛紫等颜色变化,这种变化非常灵敏,且多与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治疗预后明显相关。祖国医学认为,肝脏与舌有着密切的联系,《灵枢·经脉》中提到:“厥阴者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肝脏的异常可在舌上出现相应的改变。已有的相关研究提示,异常舌下络脉形成可能与上述患者伴有的门静脉压力增高有关,如靳士英等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舌下络脉异常可能与门脉高压时引起的舌静脉压力升高有关,还有人对118例门脉高压患者采用术中测压和观察舌下络脉病理变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舌下络脉曲张率为100%。我们阶段性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舌下络脉异常与肝门脉血管及其局部血液动力学某些指标直接相关。但门脉高压与异常舌下络脉形成之间的关联,尤其是门脉高压过程中引起舌下络脉产生变化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我们认为,舌下络脉和肝门静脉作为人体静脉血管系统的组成部分,二者在病理上必然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并注意到肝癌和肝硬化过程中患者异常的舌下络脉不仅表现为络脉颜色、形状等的异常,更会在络脉周围出现瘀点以及周围瘀血细络增多等特点,这很难简单地用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舌下络脉被动扩张来完整解释。这也提示我们,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异常舌下络脉表现有其更深层次的物质基础。随着现代肿瘤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揭示了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在成体中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血管生成机制是血管的主要形成方式。许多分子在血管生成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在所有已知的血管生成调控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最主要的。缺氧反应、机械应力等多种机制参与了VEGF基因的诱导。低氧情况下,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HIF-1)通过刺激VEGF的转录和增强VEGFmRNA的稳定性从而增加VEGF蛋白的表达。VEGF通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刺激一氧化氮的合成,介导血管的扩张及增加其渗透性。近年来的研究也已证实,门静脉高压症过程中肺脏和脾脏中也存在血管生成现象。我们注意到异常舌下络脉在形态上的多样性、紊乱无序与不同亚型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的表现有相似之处。因此设想根据“血管生成”理论,重点从血管生成的角度,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异常舌下络脉形成可能的分子机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制备肝硬化门脉高压犬模型,观察其舌下络脉的变化,并从血管生成的角度,探寻VEGF与异常舌下络脉间的关系。为揭示异常舌下络脉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Beagle犬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以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 DMN)诱导制备肝硬化门脉高压犬模型,观察舌下络脉形态、颜色;生物电记录系统测定其门脉压力;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犬血清中NO浓度;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 HIF-1α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犬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 HIF-1α)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VEGFmRNA、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Beagle犬舌下血管形态学和颜色较正常组出现了明显改变,表现为下络脉出现迂曲增粗,细络增多颜色暗红,甚至紫暗;模型犬血清NO浓度显著升高,VEGF、HIF-1α蛋白表达显著增高;正常对照组犬舌下血管VEGF、HIF-1α几乎无表达,模型组犬可见VEGF、HIF-1α蛋白表达显著增高,VEGFmRNA、HIF-1αmRNA也随之显著增高。[结论]门静脉压力增高为肝硬化模型犬异常舌下络脉形成的重要直接因素,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参与了舌下络脉的血管重建,HIF-1α/VEGF/NO信号转导途径是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参与舌下络脉血管重建可能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