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甘草是我国西部荒漠、半荒漠地区重要的固沙植物。在20世纪80年代前甘草成品主要依赖野生甘草,造成水土流失和严重土壤沙漠化。至今甘草种子主要来自野生,其品种混杂,种子稀缺,而且野生甘草种子发芽率极低,野生甘草种子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成为障碍甘草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本文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以甘草无菌苗的腋芽、茎尖以及2年生甘草的根、茎、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快速繁殖甘草最适宜的培养基和激素,建立甘草的三个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草是我国西部荒漠、半荒漠地区重要的固沙植物。在20世纪80年代前甘草成品主要依赖野生甘草,造成水土流失和严重土壤沙漠化。至今甘草种子主要来自野生,其品种混杂,种子稀缺,而且野生甘草种子发芽率极低,野生甘草种子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成为障碍甘草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本文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以甘草无菌苗的腋芽、茎尖以及2年生甘草的根、茎、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快速繁殖甘草最适宜的培养基和激素,建立甘草的三个快速繁殖体系,为解决甘草生产奠定了基础,其中主要的结论如下:1.诱导甘草无菌苗腋芽生长发育最适宜的
其他文献
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Coloradopotatobeetle,CPB)简称科罗拉多甲虫,或马铃薯叶甲,是国际公认的毁灭性检疫害虫,也是我国对外重大检疫对象和重要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截至现在,马铃薯甲虫分布扩展我国新疆北部26万平方千米的区域,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有效控制马铃薯甲虫危害,延缓和阻止其传播,对于确保我国马铃薯生产安全和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虫品种为害虫防治开辟了新
随着野生甘草资源的日趋枯竭,甘草已全面转入人工栽培,但种植过程普遍存在着盲目施肥、氮磷钾配比不合理以及种子来源不清等问题,影响了甘草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本论文通过田间试验、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甘草叶面喷施微肥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初步探索了甘草叶面肥的种类和适宜浓度;通过“3414”配方施肥试验,确定了氮磷钾的施用量和施肥比例;研究了4种甘草种子特征及鉴别指标,为鉴别种子种类提供
甘肃省中药材生产存在产量不稳定、大宗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不足、生产管理粗放以及中药病虫害防治和农药残留等问题,基于甘肃省中草药栽培现状,本实验选取红芪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以每公顷土地生产1kg红芪产品为功能单位,比较分析有机施肥模式(Organic fertilization mode, OFM)和无机施肥模式(Inorganicfertilization mode, IF
本研究选用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种子和全草为材料,进行种子千粒重、吸水率、种子活力和种子粗提物活性的测定;采用赤霉素(GA3)浸泡种子的方法进行萌发测定,在此基础上,运用最佳浓度的GA3浸种测定与萌发相关的生理指标,探究GA3在露蕊乌头种子打破休眠进入萌发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的作用;同时制备露蕊乌头不同部位的化感水浸液综合分析它对其他植物的化感效应,
2011年3月-9月在景泰玉杰枸杞种植园,为确定适宜引黄灌区枸杞灌溉生产模式进行了秸秆覆盖和灌水试验研究。试验以三年生宁杞1号为研究对象,设秸秆覆盖下三种灌溉定额,分别为充分灌溉7840m3·hm~(-2)(T1),节水20%灌溉6270m3·hm~(-2)(T2),节水40%灌溉4705m3·hm~(-2)(T3)处理,无覆盖措施充分灌溉定额7840m3·hm~(-2)(CK)处理为对照,测定和
紫花苜蓿在牧草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对推动畜牧业的发展起关键作用。为了选育适宜在甘肃绿洲等西北相似气候区域和生产条件地区种植的优良新品种,选用已有灌区高产优质品种甘农3号、抗蓟马速生高产品种甘农5号和速生高产品种游客紫花苜蓿,通过对多元杂交后代选育的36个株系及其亲本进行生长、产量、品质、抗性等相关指标的测定,探究其表型分化程度,并使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辅助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掌握后代杂交程度,探究
本文以大麦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观测不同氮素条件下不同品种甘肃大麦器官发育的形态特征,基于甘肃大麦生长发育规律,以大麦生长有效积温为主线,构建了大麦叶片和茎秆的生长模拟模型。此外,在所建形态模型的基础上,采用NURBS曲面的方法构建了参数化的大麦器官几何模型。并利用Visual C++和OpenGL函数库,实现了大麦叶片和茎秆的可视化。为了实现大麦形态建模及其可视化,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环境因子的胁迫,而干旱和盐胁迫则成为主要的一类逆境胁迫因子,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培育强抗逆性作物新品种对节约资源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外植体类型、无机盐成分以及生长素的选择对植物离体组织的再生培养效果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在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成熟胚基因型、添加适量浓度的Ca2+以及2,4-D是改善小麦成熟胚高效再生体系建
本研究以APSIM模型和春小麦模块为平台,在田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联结气象资料、作物资料、土壤属性资料对模型所有参数做了精确的修改,并进行反复校正。然后运用APSIM模型模拟1971-2010年不同降水年型及不同施氮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运用多元回归等方法对不同生育阶段降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水肥协同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APSIM模型可以用来模拟作物产量。小麦的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很好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和现代监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信息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对农作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等进行实时有效的智能化监测研究,不仅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物产量,而且能提高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程度,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麦是西北地区的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生产啤酒的重要原料。大麦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条锈病、网斑病、云纹病、蚜虫等病虫害,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