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荧光材料的制备表征与生物学评价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s33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荧光材料因为其特有的发光性能在生物标记方面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在众多的稀土荧光材料当中Y2O3:Eu3+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红色发光材料,它具有高亮度、窄谱、颜色纯正和发光稳定的特点,为了得到Y2O3:Eu3+材料,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制备方法,有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溶剂热法,沉淀法和自组装法等等。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Y2O3:Eu3+荧光粉,通过对比实验探究Eu3+掺杂量、温度、反应时间、煅烧条件、分散剂的选择及浓度等对Y2O3:Eu3+材料的粒度和发光性能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反应30min、采用PEG2000作为分散剂且浓度为4%、800℃烧成的条件下制备的粉体能够达到纳米级别,而且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铕掺杂量为5%、10%和15%的情况下发光强度差不多,铕相对而言成本较高,所以选择对掺杂量为5%的材料进行探究)以掺杂镧系稀土氧化铕的氧化钇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溶胶-凝胶合成条件下,控制晶体在纳米尺度上的形貌变化的外界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利用动力学控制的制备过程,将经过氨水调节pH的Y2O3、Eu2O3的硝酸盐溶液经过络合、聚合、水浴蒸发、干燥和煅烧成功合成了纳米级(Y0.95Eu0.05)2O3粉体。随后将纳米粉体进行二氧化硅包覆和表面氨基化处理,得到能够与生物分子相连的结构。从材料的荧光光谱图分析,在467nm和534nm可见光的激发下(Y0.95Eu0.05)2O3粉在614nm处出现发射峰,发红光,氨基化之后发射峰形态不变,强度稍微降低,说明氨基化对材料的发光性能没有实质性影响,这是材料进行生物学应用的前提条件。本论文通过对比氨基化前、后的(Y0.95Eu0.05)2O3性能变化,如扫描电镜图、Zeta电位、红外吸收光谱等几种变化,表明成功的完成了SiO2包覆并连接上氨基。对材料进行初步的生物学评价,包括细胞毒性试验、溶血、凝血试验等。结果表明,氨基化前、后的材料细胞毒性都很小,几乎都没有溶血性,抗凝血性也较好。
其他文献
先进战斗机采用飞行/推进一体化控制技术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控制,使各个子系统达到整体性能优化,提高飞机综合性能,减轻驾驶员负担,大大提升飞机作战性能。文中针对飞行/推进系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关键技术,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焊接生产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对传统焊接生产系统的改造升级。本文从焊接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和间断性高强度有氧运动训练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时间规律。方法成功建模的健康成年巴马小型猪24只,体重23.7±4.0kg,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
目的合成满足PET使用的细胞凋亡的分子探针18F-SFB-C2A-GST融合蛋白;并对合成的探针通过动物实验获取正常组织、器官的生理分布数据,为进行细胞凋亡PET显像提供参考数据。方
目的观察保健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保健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60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即刻治疗后及治疗后30d各项
医学图像分割是对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定量分析的基本步骤。核磁共振图像由于其空间高分辨率和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被广泛运用于脑部检测当中。由于核磁共振成
选择一块长为31.5 m,宽为11.0 m,平均坡度为15.8°的矩形坡耕地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分层样和全样土壤样品,对土壤中的^137Cs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37Cs在此研究区
<正>媒体印象:这座拥有两个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因山而荣,因水而兴,因仙境而名。八百里洞庭,三分之一属常德;湖南四水,沅澧过常德。壶瓶山堪称自然迷宫,桃花源不止是传说。专
私火局是清远乃至整个广府地区曲艺的灿烂乐章。私火局音乐虽然是"瞬间影像"的时间艺术,但其"表演"却是非常直观的视觉表达,它表征着该音乐文化拥有者群体的情感、经验、记忆与认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爆炸式的增长。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已成为未来5G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可提高频谱效率并支持大量用户接入。NOMA通过免调度的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