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曲病菌(Villosiclava virens)能够在水稻孕穗期特异侵染水稻花丝产生稻曲球,造成大量相邻的小花不结实,导致水稻严重减产;同时稻曲球含有大量真菌毒素,严重影响稻米的食用安全。稻曲球的外围可产生大量的厚垣孢子,有时还会产生一至数个菌核。最近的研究表明稻曲病菌菌核可安全越冬,并成为来年主要的初侵染源。因此,菌核应作为防治稻曲病的重要作用对象之一。本实验对稻曲病菌菌核的萌发过程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分别筛选了抑制稻曲病菌菌丝生长及降解菌核的生防菌,对作用机制也进行了一些分析,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在实验中筛选到的一株对稻曲病菌具有潜在抑制作用的细菌,对其16s rDNA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及blast分析的结果显示该菌为芽孢杆菌。对峙培养实验结果证实该芽孢杆菌及其无菌滤液对稻曲病菌菌丝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芽孢杆菌无菌滤液的浓度增大,对稻曲病菌的抑制作用也不断增强;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效果会逐渐减弱。对田间防效进行了初步测定,但仍需要进一步验证。2.通过室内菌核的萌发及室外田间环境的模拟,发现菌核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光照,如果将萌发的菌核长期放在黑暗条件下,萌发的菌丝会出现消解的情况。但后续补充光照仍可萌发产生子实体。在合适的条件下,菌核可以多次萌发。田间越冬的菌核只要没有被完全降解,越冬后在合适的条件下仍然可以萌发。3.通过稻曲病菌和生防菌的平板对峙培养,及稻曲病菌的液体培养,发现稻曲病菌在营养缺乏、生长环境不利等不良条件下,会主动形成休眠状态来抵抗不良的环境。4.对来自稻田土壤中降解稻曲病菌菌核的真菌进行分离、筛选和鉴定,共筛选到3株具有生防潜力的真菌。对它们的rDNA-ITS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及blast分析的结果显示这3株真菌分别属于附球菌属真菌、木霉属真菌和镰刀菌属真菌.将筛选到的菌株回接到稻曲病菌菌核上,发现上述生防真菌可以在菌核上定殖,5 d后基本覆盖住整个菌核,16 d的时候有的菌核开始在生防菌的作用下质地变得柔软,轻触即碎;30 d左右菌核开始变形;60 d的时候已经基本完全腐烂,看不出原来的形状。菌核在条件适合的状态下均不能再萌发。与之前筛选到的烟曲霉相比,新筛选的菌株更容易在菌核上长期定殖,降解效果更好。选择附球菌属真菌和木霉菌属真菌进行固体发酵,对田间防治稻曲病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