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社交媒体逐渐被大众接受并习惯用作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占据了受众绝大部分的注意力。其中社交媒体作为互联网技术创造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其发展和普及使得谣言制造和传播更加容易,严重危害到了社会安定。因此,提出基于社交媒体特点的辟谣机制,加强辟谣效果,是本文的研究重心。近些年,全世界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社交媒体更是作为大众关注事件、了解事件的主要渠道而被学界和业界所重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们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往往更加关注,因此其中信息的通常真伪混杂且难辨,所以发现谣言和及时辟谣也已经成为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尤其是2019年末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爆发,疫情谣言传播和辟谣措施都呈现出了明显的社交媒体特征,以微信、微博和短视频平台成为了辟谣主体开展工作的重要基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最快速度内做到程度消除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影响也应成为学界和社交媒体行业内部一直关注和探究的重点。本研究结合了最新案例开展,新冠疫情是影响到全球信息传播的突发公共事件,社交媒体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其信息传播规律和特征对有关新闻传播学当中风险传播相关理论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基于上述背景和目的,本文以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谣言为例,试图探究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社交媒体辟谣特点和效果,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新冠疫情中社交媒体所呈现的辟谣特点有哪些?第二,新冠疫情中社交媒体上已有的辟谣方式的效果如何?第三,对于目前社交媒体呈现出的特点和已有的辟谣效果,提出突发公共事件的谣言防控与治理对策建议。本研究立足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社交媒体,通过对理论和现实的梳理,对案例和数据的实证分析,以社交媒体在2020年初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的辟谣情况为核心,通过分析关键变量,相关性情况等,对社交媒体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辟谣机制和效果进行了探讨。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基于信息传播者和媒介主体视角的风险传播理论和大众传播理论中基于受众视角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根据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归纳总结新冠疫情中的社交媒体辟谣机制:社交媒体上的辟谣信息来源认定机制、社交媒体对辟谣信息基于社会关系的分发机制、基于受众互动的社交媒体辟谣效果反馈机制;得出社交媒体的辟谣特点:新冠疫情中受众更关注微信和微博的辟谣信息、社交媒体辟谣呈现不同阶段的议题关涉特征、社交媒体上图文结合的信息辟谣形式更易获得受众关注;分析社交媒体辟谣的效果,并给出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社交媒体辟谣对策建议。对于辟谣效果的研究部分,较多以及较大程度地把握到了受众的态度。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为例,研究突发事件中受众对社交媒体中的辟谣信息的态度,以及从受众层面探究影响辟谣效果的因素,并且建立在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丰富了理论内涵。通过受众的意见反馈对现阶段社交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问题不足,从而进一步进行修正。此外,整体上主动探究和发现社交媒体辟谣的优点和缺点,重点对优点部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鼓励建立符合时代发展和现代媒体运行规律的辟谣机制,以此加强辟谣效果。本文的研究是以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为基础,分析达到理想的辟谣效果所需的条件,进而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交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辟谣机制的建议;建议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辟谣的内容形式多元化;建议提升辟谣时效性。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以案例分析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具体研究方法实施,以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社交媒体辟谣包含的各种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以鲜活重要的案例、借助踏实有效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弥补了既有成果中案例研究不足、实证量化不足等缺憾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